当代中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认知与欧洲的回应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nsit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领导层对欧洲整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认知状况,集中考察中共四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胡锦涛)对欧洲的认知状况,包括其欧洲观的具体内容及纵向沿革。本文的研究覆盖了61年的时间跨度,起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于当下本文写作的2010年。这一时间段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几乎完全同步,欧洲的一体化始于1952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创立,这两个共同体向来被视为是当今欧盟的前身。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扩展当代“欧洲身份认同”命题的思想视野。为此,论文引入了新的参照系:中国政治领导层眼中的欧洲一体状况。从他们公开的政治演说和讲话中,论文提取了特定的“话语”,并展开专门的深入探讨。鉴于笔者是欧洲人,所以整个论文是以一个欧洲人的特定视角切入,在分析相关的中文文献时,大量引用了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资料和论著。本文尽可能借鉴当代西方学界的相关研究与观念框架,从而构建出更为开放的观念场域,便于从更多的角度分析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论构成,具体分为六章。正文部分有四章(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研究新中国的一位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每一章采取相同的结构,包括一段简短的引言,对该领导人执政期间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概括论述,对该领导人的政治世界观及外交政策定位的回顾,对该领导人的欧洲一体观的深入分析,以及一个小结。第一章回顾了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研究的概念框架、研究目标及可行性论证,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二章研究的是毛泽东对欧洲的认知,将毛泽东的世界政治观分为三大主要因素:意识形态的权重,中国近代史经验的影响,以及他本人的革命经验。在毛泽东看来,欧洲是“中间地带”或“第二世界”。本文探讨了当时欧洲在世界格局中的真实角色,及其与毛泽东所预期的角色之间的具体差距。毛泽东的欧洲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冷战的意识形态,同时,中欧之间缺乏直接现实的交流途径,这也造成了中国对欧美之间关系的误读。第三章分析了邓小平的欧洲观,首先将邓小平的政治世界观分为三个阶段:“反对苏联霸权的联合阵线”(1977-1982)、独立自主、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外交政策(1982-1989)及回应国际社会对天安门事件的反应(1989-1992)。邓小平的欧洲观与他的外交政策变动是相关的:在邓小平的执政生涯中,欧洲最初被视为是中国潜在的伙伴,可以在对抗苏联及其他的军事事件中加以联合(1978-1982),随后,邓小平更为务实地看待欧洲,将其视为一个可以促进和平的联盟组织,以及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天安门事件是中欧关系的转折点,双方的关系一度极为低落,欧洲向中国施加的压力令邓小平重新谈到欧洲的霸权历史,并将欧洲的干涉称为“帝国主义”在当代的一种新形式。本章的结论凸显了中国的欧洲观中的“中国中心”视角,以及欧洲的普世主义对中国的欧洲观的影响。第四章探讨的是江泽民的欧洲观。本章首先结合全球化、多极化的历史语境,讨论了江泽民的世界政治观,同时分析了中国对于新的国际格局与国家安全的主张。本章也探讨了当代中国的“百年国耻”观念背景、“受害者”心态的终结,以及对于自身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国家观念。中欧各领域对话的常规化——欧盟1995年首度制定明确的对华政策、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中欧年度高级会晤制度——都增进了江泽民对欧洲的现实了解。另一方面本文认为,中国领导人这一时期的欧洲观并不完全客观,而是受到当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兴起的反西方的政治气候的影响。本章的结论部分特别探讨了欧洲与美国看待中国崛起的不同眼光,并提出,当时中国领导人并未完全理解其中的差别之处。第五章研究了胡锦涛的欧洲观。本章首先分析了新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所采用的政治话语的变化及“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特别考察了中国外交的新趋势。本章结合了中欧作为“形成中的轴心”(2003-2006)的时代关系、“不和谐”(2006-2008)的经贸摩擦,以及令中欧关系降到新世纪最低点的2008年外交危机。本章的结论部分提出,第四代领导人首次以“独立”的眼光看待欧洲,然而中国与欧洲之间在国际秩序及价值观方面依然存在着现实的“不对称性”。结论部分还对中国的“天下”世界秩序观与欧洲的普世主义做了比照与反思。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新中国四代领导人从个人的欧洲观到集体的欧洲观的变迁过程;第二部分,归纳中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认知;第三部分,探讨中国对作为国际行为体的欧盟的认知状况;第四部分,总括四代领导人对欧盟身份的认知,特别是对欧洲价值观的理解。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时代。美苏两极依然是国际政治秩序的主宰。但是,由于美国受到经济危机、越南战争的拖累,以及西欧和日本的兴起,使得自身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婆媳关系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在家国同构的中国,婆媳关系因既缺乏血缘关系的稳定性又不具备婚姻关系的亲密感,从而成为家庭结构中最复杂微妙的一种关系,反映这一司空见惯
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晶和智慧遗产,是维系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充足动力和不竭源泉,同时也是现代社会进行文化艺术创新和科学技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固态器件开始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遥测、宇航和电子战等领域。固态功率放大器与电子管相比,具有可靠性高、长寿命、工作电压低、故障软化等优点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围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周边没有优质的填筑材料,主要用于填筑的粘土材料含水率几乎接近饱和。堰体的稳定性比其他一般土石围堰差,而且容易发生管涌等渗透破
对外干预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事务采取的未经该国或该地区国家同意的强制行为。对外干预是国际社会常见的现象,也是国际社会争论不止的话题,这其中,美国的
本文依据钻测井数据、二(三)维地震资料,重磁及大地电磁资料(MT),结合地表地质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变形特征,重建该区构造变形演化历史,探讨构造变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其对于增加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
城市农业是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周边地区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农业活动。城市农业具有社会、经济、环境三重功能,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可供选择的最佳策略。现代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
咳嗽是多种基础病引发的常见的内科疾病症状;属机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的防御反射;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