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艺术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促成个人与世界及他人相遇的媒介,它帮助我们凝聚共同记忆,创造人与环境的新关系,而不仅仅只是将作品移植于空间中。由此公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形态,能否藉由“公共性”特质来引发作品、环境、艺术家、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公共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随着传统艺术观念规则的冲淡与科技的进步,“游戏性”的探索、“游戏”的互动结构及哲学意义也显露在公共艺术中。这些带有游戏性的作品不仅能够给公众提供一份乐趣,也透过其营造的游戏情境吸引公众去互动和探索更深层的作品含义。这些性质的作品对促成自由、轻松交流的公共空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一个新议题--“游戏性公共艺术”--在营造一种“游戏情境”的基础上给公众带来愉悦感、与公众发生互动关系的公共艺术作品。从“游戏性”因素的种类及作用等方面着手,分别从艺术语言的形式层、意象层、意蕴层去探讨“游戏性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即“游戏性”因素在作品中的运用手法,最后阐述“游戏性公共艺术”的创作思维,需要将审美思维与游戏思维互相结合,建立一种全新的“游戏”的思维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游戏性公共艺术,应该如何在创作时充分发掘“游戏”蕴含的价值和乐趣,以更具吸引力的表达方式,吸引公众与作品更自然地互动其中,以此实现公共艺术更好地启迪激发公众创造力、营造美好生活记忆和情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