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的贫困度量方法将贫困视为收入或消费的不足,忽视了收入或消费波动对穷人福利的影响。随着世界银行提出了脆弱性的概念并逐渐被接受,学术界对贫困问题的认识程度逐步深入,穷人面临的风险及其风险应对策略受到了发展经济学家的重视。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到穷人的福利状况,而且影响他们的生产行为,并进而影响他们的长期发展。生活于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的穷人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所面临的风险冲击更频繁、也更严重,因此,风险冲击如果不能被很好地应对,暂时脱离贫困的穷人很有可能会再次被不利的冲击击倒,陷入贫困陷阱的恶性循环。
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执行等问题非常严重,正规的保险市场发育相当不完善。但是,强烈的生存欲望促使穷人创造了诸多应对风险的机制,包括多元化收入来源、变卖生产性资产等等,这些应对风险的方式在应对风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体现了穷人们的生存智慧。然而,这些风险应对策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有些策略甚至为了短期的生存而不得不牺牲长期的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穷人的诸多风险应对策略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策略是非正式的风险分担,即家户通过横向分担风险的方式来化解风险冲击对单个家户的负面影响。非正式的风险分担类似于正规的保险市场,但是由于没有正式契约的约束和规范,因此,风险分担是自发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对于非正式的风险分担的实证研究表明,非正式的风险分担往往呈现出网络的形式。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非正式的风险分担往往局限于亲戚朋友形成的网络之中。基于这一实证发现,我们对风险分担网络的形成进行建模,并用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
本文将风险分担关系的建立和终结纳入到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之中,从而将风险分担关系内生化。通过对网络演进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网络不会趋于稳定状态,而是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一些新的风险分担关系会被建立,一些旧的风险分担关系也会被切断,因此我们在现实中所观察到的风险分担网络可能仅仅是网络在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快照。通过改变相应的参数,比较在同一时点所形成的网络,我们发现网络的完备性与风险厌恶程度和收入波动程度相关: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网络的完备性程度也越高;收入波动程度越大,网络的完备性程度也越高。这些结论符合我们的直觉,也证实了我们的模型的合理性。
我们还发现,在网络的演进过程中,主体会陷入不同的境况,有些主体拥有的风险分担关系较多,有些主体则较少;有些主体处于较大的组件之中,有些主体则处于较小的组件;有些主体的期望效用较大,有些主体的期望效用则较小。即便在同一组件内部的主体,其状况也是不同的,位于组件边缘的主体与其它主体的风险分担关系的强度比较弱,因此很容易被孤立,其它主体的风险分担关系则相对较强。考虑到所有主体的初始条件相同,我们认为不能从主体的差异性的角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主体在网络演进过程中境况的差异来自于网络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即网络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涌现属性。这一发现意味着,现有的从主体差异性的角度来解释网络特征的实证文献所得到的结论可能会有偏误。
关于风险分担网络的另一部分实证研究集中于对其效率的检验,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拒绝了风险分担网络是有效的这一假设。理论研究对这一结论的解释一般集中于关系内部的风险分担行为本身,即将风险分担网络无效的原因归结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本文对风险分担网络的无效性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我们认为风险分担网络在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性是其无效性的根源。我们通过仿真研究证实,一旦将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性内在化,就会形成更加完备和有效的网络。此外,我们还将一般社会网络中长远主体的概念引入到风险分担网络之中,并发现,在网络形成过程中主体的目光越长远,那么形成的风险分担网络的完备性程度和效率水平也就越高。
此外,我们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主体具备自己收入的完备信息,但是只具备关于其它主体收入的一部分信息。我们发现关于收入的信息不完备程度越高,所形成的风险分担网络的效率值越低。通过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到风险分担网络的形成过程之中,本文将对风险分担网络无效性的两种解释——风险分担关系内部的不完全性和风险分担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性——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
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执行等问题非常严重,正规的保险市场发育相当不完善。但是,强烈的生存欲望促使穷人创造了诸多应对风险的机制,包括多元化收入来源、变卖生产性资产等等,这些应对风险的方式在应对风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体现了穷人们的生存智慧。然而,这些风险应对策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有些策略甚至为了短期的生存而不得不牺牲长期的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穷人的诸多风险应对策略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策略是非正式的风险分担,即家户通过横向分担风险的方式来化解风险冲击对单个家户的负面影响。非正式的风险分担类似于正规的保险市场,但是由于没有正式契约的约束和规范,因此,风险分担是自发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对于非正式的风险分担的实证研究表明,非正式的风险分担往往呈现出网络的形式。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非正式的风险分担往往局限于亲戚朋友形成的网络之中。基于这一实证发现,我们对风险分担网络的形成进行建模,并用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
本文将风险分担关系的建立和终结纳入到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之中,从而将风险分担关系内生化。通过对网络演进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网络不会趋于稳定状态,而是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一些新的风险分担关系会被建立,一些旧的风险分担关系也会被切断,因此我们在现实中所观察到的风险分担网络可能仅仅是网络在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快照。通过改变相应的参数,比较在同一时点所形成的网络,我们发现网络的完备性与风险厌恶程度和收入波动程度相关: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网络的完备性程度也越高;收入波动程度越大,网络的完备性程度也越高。这些结论符合我们的直觉,也证实了我们的模型的合理性。
我们还发现,在网络的演进过程中,主体会陷入不同的境况,有些主体拥有的风险分担关系较多,有些主体则较少;有些主体处于较大的组件之中,有些主体则处于较小的组件;有些主体的期望效用较大,有些主体的期望效用则较小。即便在同一组件内部的主体,其状况也是不同的,位于组件边缘的主体与其它主体的风险分担关系的强度比较弱,因此很容易被孤立,其它主体的风险分担关系则相对较强。考虑到所有主体的初始条件相同,我们认为不能从主体的差异性的角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主体在网络演进过程中境况的差异来自于网络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即网络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涌现属性。这一发现意味着,现有的从主体差异性的角度来解释网络特征的实证文献所得到的结论可能会有偏误。
关于风险分担网络的另一部分实证研究集中于对其效率的检验,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拒绝了风险分担网络是有效的这一假设。理论研究对这一结论的解释一般集中于关系内部的风险分担行为本身,即将风险分担网络无效的原因归结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本文对风险分担网络的无效性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我们认为风险分担网络在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性是其无效性的根源。我们通过仿真研究证实,一旦将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性内在化,就会形成更加完备和有效的网络。此外,我们还将一般社会网络中长远主体的概念引入到风险分担网络之中,并发现,在网络形成过程中主体的目光越长远,那么形成的风险分担网络的完备性程度和效率水平也就越高。
此外,我们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主体具备自己收入的完备信息,但是只具备关于其它主体收入的一部分信息。我们发现关于收入的信息不完备程度越高,所形成的风险分担网络的效率值越低。通过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入到风险分担网络的形成过程之中,本文将对风险分担网络无效性的两种解释——风险分担关系内部的不完全性和风险分担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外部性——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