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主要生态功能及文化服务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全球植被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地区。系统评估植被恢复过程中多种生态功能的变化特征,成为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需求,以退耕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人工乔木、人工灌木、撂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267个样点)和文献数据整合(537个样点),构建了植被和土壤固碳量、植被持水量、土壤水储量以及水土保持量为主的数据库,系统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汇功能、生态水文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分异规律,揭示了生态功能的恢复力及驱动因素,并探讨了植被恢复对该区文化服务的影响,提出人工植被功能提升策略与优化管理措施,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植被固碳量和0-200 cm的土壤碳储量。平均而言,植被固碳量和土壤碳储量分别比农田显著增加了74.44%和41.29%。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刺槐人工林的植被固碳量和土壤碳储量的增幅效果最高,分别为108.27%和68.65%。植被恢复对植被固碳量和土壤碳储量的改善效果均随恢复年限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草地的土壤固碳速率高于乔木和灌木,且在0-20 cm的土层中更为明显。植被恢复在增加植被固碳量的同时也会显著增加土壤碳储量。此外,植被恢复过程中浅层与深层土壤碳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100 cm的土壤碳储量每增加1 Mg C ha-1,100-200 cm的土壤碳储量相应地增加0.21 Mg C ha-1。(2)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显著减少了坡面的水土流失量,与调节径流量相比,植被在减少泥沙量方面更为有效。植被恢复后,坡面径流量和泥沙量分别显著减少了72.38%和80.76%。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沙棘灌木林对径流量的控制效果最优,而不同植被物种对泥沙量的控制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植被控制径流量和泥沙量的效果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同样,在降雨量大于550 mm的地区,植被在减少径流量和泥沙量方面具有最大的效益。然而,植被对径流量和泥沙量的控制则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径流量和泥沙量的拐点分别为22°和25°。年均径流量和泥沙量与植被盖度、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容重、黏粒和粉粒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植被在减少泥沙量的同时也会调节地表径流量,且草地是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侵蚀控制与地表水资源之间权衡关系的最佳选择。(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增加了植被的持水量,但消耗了0-500 cm的土壤水储量。整体而言,乔木、灌木和草地0-500 cm的土壤水储量分别比农田降低了17.41%、20.47%和7.21%,且植被对深层土壤水储量的消耗程度最严重。对于不同的植被物种,刺槐乔木林和柠条灌木林对土壤水储量的消耗程度最高。一般而言,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的持水能力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水储量的消耗。此外,乔木和灌木对土壤水储量的消耗速率显著高于草地,特别是深层土壤水储量的消耗。根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储量随降雨梯度的变化特征,在降雨量大于550 mm的地区,可以种植人工乔木和人工灌木,而在降雨量小于450 mm的地区,草地是最优的恢复方式。(4)与地带性顶级植被相比,黄土高原人工植被生态多功能的平均恢复程度通常不足60%。植被恢复增加了区域碳汇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力,但造成了储水能力的退化。碳汇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恢复力指数均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储水功能的恢复力指数则呈降低的趋势。但与乔木和灌木相比,草地储水功能的恢复力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此外,在降雨量大于550 mm的地区,植被多种生态功能的恢复力最高。(5)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显著提升了审美、身心健康、社会关系和地方感等文化服务。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服务,居民感知最强烈的是审美服务,但生态恢复并未提高居民对宗教信仰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是影响文化服务的主要因素,性别和年龄因素尤为关键。男性对文化服务的感知程度高于女性,尤其是在审美、地方感和社会关系方面,而年长的居民对身心健康服务、教育和科学的价值的认知更高。此外,区域景观特征也是影响文化服务的重要因素,林地在提供文化服务方面比其他景观类型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钒钛磁铁矿是一种典型的珍贵又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其不仅富含钒(V)和钛(Ti)两类战略金属元素,且伴生有稀缺的铬(Cr)、镍(Ni)、钴(Co)、镓(Ga)、钪(Sc)等附加值极高的金属元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现已建成完整的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基于“高炉-转炉”流程的钢铁冶金、钒冶金和基于电炉流程的钛冶金,实现了铁(Fe)、钒(V)、钛(Ti)三大元素的提取和利用。然而,“高炉-转炉
学位
在营造室内热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并缓解环境污染。地热能作为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以被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到室内热环境调控中。土壤-空气换热器(Earth-to-air heat exchanger,EAHE)作为一种浅层地热能的直接利用技术,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夏热冬冷地区,室外气候参数全年变化幅度较大,而浅层土壤温度也可能存在明显的波动。这样的动
学位
独特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人物。在明末清初这个改朝换代的特殊历史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僧人画家,而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合称“四僧”,有着相似的身世经历和人生境遇。“四僧”作为明代遗民,不论出家的目的如何,他们心中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之情,都蕴藏着无限的落寞与感伤,也都为维护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一生都深受儒、释、道文化的熏陶,都因久浸禅义佛理,把禅宗
学位
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反腐败努力,治理基层腐败已经成为反腐败事业的关键突破口。然而,现有相关文献集中于国家中心主义视角的解释,缺乏从社会中心主义视角去探讨。多数文献将研究焦点放在国家层面,少有文献论述群众参与基层腐败治理的问题,群众参与的重要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种研究不足的现象不利于提升基层反腐败事业
学位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前期研究表明,强毒株22653/14可以逃逸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监控。ASFV的多基因家族(Multi-genes Family,MGF)成员与干扰素的调控密切相关,如MGF360-9L、MGF360-11L、
学位
风致振动式压电风能采集器可以将环境中的风能源源不断地转换为电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微小型化和清洁环保等优点,是低功耗无线节点的一种理想电源。利用涡振与驰振的耦合增强效应可以显著提高风能采集器在中低风速区的电学输出,但由于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均采用几何线性模型对涡振与驰振耦合增强压电风能采集器(简称耦合增强压电风能采集器)进行分析。涡振与驰振的耦合会产生大振幅的风致振动,将几何线性模型应用于这种大
学位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由于其光吸收系数高,迁移率高,载流子寿命长以及带隙可调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阻变存储器,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光探测器等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尤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可以采用旋涂方法制备,也可以采用印刷工艺制备,从而为工业量产提供了保证。此外,钙钛矿材料还可以沉积在柔性衬底上,应用于柔性可穿戴器件。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
学位
近年来,大跨桁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展览厅、飞机场、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受结构材料逐步老化、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等因素影响,大型桁架结构可能发生振动过大、局部损坏等病害,如何保障其运营安全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必然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结构振动控制、健康监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已在各类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目前这两种技术主要着眼于整体结构进行振动控制与损伤识别,受限于有限
学位
现阶段,城市出行模式挖掘及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基于私家车数据的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已有的私家车研究主要抽取部分私家车的出行数据,尚没有城市范围、全量的私家车出行数据研究。全量的私家车数据不同于部分私家车数据,可以用于私家车出行模式的辨析、分析并比较不同出行模式的特征,为城市管理、上层规划提供有效决策支持;而现有基于部分私家车出行数据的出行模式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相关研究方法还存在局
学位
动力传动系统是动力的输出和传递环节,是船舶、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坦克以及潜艇振动和噪声的重要激励源,对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动力装置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对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动力传动系统具有多阶模态,各阶模态的主谐次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刚度、阻尼和转动惯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启动时,希望系统有小刚度、大阻尼及小转动惯量,这样可以抑制过大的振幅并使启动迅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