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机制与模式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喀斯特分布占全国面积的13%,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该地区百姓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民合作社带动百姓开展农业生产,因此,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成为石漠化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石漠化治理效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如何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能够代表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省,分别选取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以及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区。在2018年至2022年,对三个研究区涉及的共计143个农民合作社及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并选取8个案例合作社开展系统调研与访谈,基于人地协调发展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集体行动理论、三重盈余理论、资源禀赋理论,通过二元Probit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rc GIS空间叠加分析法等,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驱动机制、模式构建、示范验证与推广等开展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的系统研究,重点阐明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过程及机理,揭示农民合作社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提升机制,提出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生态产业驱动模式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有效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阐明了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共同联结而成的异质行动者网络是其形成的基础,利益生产能力是农民合作社中所有行动者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是由镇政府、村委会、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外商、公司等人类行动者与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产业、技术、市场等非人类行动者协同作用形成。经济利益是促使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益生产能力是农民合作社中所有行动者共同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石漠化环境、产业、技术等非人类行动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促进、制约等能动性作用;其中,能人领办型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由农户需求逐级推动上级政府部门行动,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内生动力较强,是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模式。(2)揭示了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提升机制。不同组织类型的合作社具备自身的优劣势,对生态产业发展带来差异性影响;企业引领型合作社的综合绩效最高,为0.4719,但该类型合作社组建的壁垒高、难度大;能人领办型合作社的综合效益较高,为0.3171,其灵活性强,有强烈的内生发展动力,其缺点是规模较小;村集体带动型合作社综合效益相对偏低,为0.2098,但社会效益最高,其更易获得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在解决就业、就近务工等方面效果显著;生态绩效与合作社经营的产业类型及规模直接相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资金保障、专业技术人员保障等因素对提高农民合作社实现生态产业发展的概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分别为90.3%、140.5%、114.0%。为提高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效果,应以石漠化防治为前提,基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合理组建农民合作社,充分利用政策等外部环境优势,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合作社的建设与运营资金供给;结合当地环境与人力资本选择适合的组织类型,并充分发挥领办主体的优势;依据环境条件选取具有石漠化治理效果的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保障技术支持。基于上述措施,盘活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关键影响因子的作用,实现效果提升。(3)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防治与混农林产业驱动型合作社复合经营模式(简称:“毕节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特色高效林产业合作社规模经营模式(简称:“关岭-贞丰模式”)、喀斯特高原槽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世界遗产旅游业合作社权衡经营模式以及相对应的技术体系(简称:“施秉模式”):模式以不同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各地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及基础、现有合作社发展情况,重点考虑各个示范区的产业发展特点及优劣势。集成相应的支撑技术体系,通过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百姓收入,实现石漠化治理生态成果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缓解人地矛盾,深化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与技术研究。(4)通过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驱动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示范与绩效评价,优化分析了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较大适宜性和可推广性:三个示范区示范模式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分别为0.2813、0.3956、0.4135,且生态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都较为显著,说明三种模式均能有效驱动当地特色生态产业的发展。通过应用示范优化了模式和技术体系,定量分析了三种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推广适用性,结果显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很适宜推广面积占比分别为6.72%、6.93%和10.30%。在模式推广应用中仍需强化模式边界条件的适宜性分析,因地制宜地选用,进一步加强模式与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政治伦理的视角对德里达解构性质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剖析,揭示德里达的他者伦理对于政治的根本意义,阐明德里达政治的伦理向度。德里达解构理论蕴含的时间观和他者思想为其解决政治伦理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逻辑。由于差异性的时间维度的引入,德里达揭示了本体论之外的延异。延异指向独特的他者并进入生活世界,形成一种延异的境遇。进入与独特他者的关系,意味着正义与责任、政治与伦理的到来。由于他者的不确定
学位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要放在“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平衡”的视野下进行,而这种平衡的先决条件是“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保护”优位于“利用”的价值取向,大数据时代最基本的安全准则应当是能够充分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范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以合法性原则、安全保护原则、目的性原则、信息质量原则、公开原则、责任原则为六项基本原则,采公私法一体化保护路径实现。在私法与公法共同管制格局中,民法处于
学位
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由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和欧洲工农运动与合作化实践创立,经由列宁继承并根据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创造性发展,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我国得以传播,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发展目标得以运用、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合作的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形式与方法,以及无产阶
学位
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是二十世纪后半期分析哲学传统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本文立足于戴维森整体哲学思想,通过析取戴维森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行动哲学中的有关“意义”的立场,尝试系统地、完整地呈现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整体轮廓。通过梳理戴维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明确戴维森建构意义理论的多元思想。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出发点是自然语言,在改造塔尔斯基真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形式限制和
学位
罗聘,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殿军,以其独特的人物画风貌闻名于世,受到当时与后来众多文人画家的追捧,时评有云“吟坛首北翁,画法数南聘”,由此可见其声名。纵观其一生,罗聘身上充满着复杂性与矛盾性,而这正是由其自我身份建构的多重性导致的,一方面罗聘的出生、成长、追名逐利、淡泊人生均是其建构身份的过程,罗聘宛若一位导演,有意识地建构出不同身份来处理不同人生阶段的各种问题,这一点以其晚年《正信录》中的观点来看
学位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阿尔都塞为了反对本质主义和目的论的国家观,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进行了理论重构。本文以新近出版的《论再生产》以及阿尔都塞晚期的重要文本《相遇的哲学》为主要依据,从拓扑学的视角切入,系统地探讨了阿尔都塞国家观的基本内涵、逻辑发展和理论意义。阿尔都塞的国家观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阿尔都塞在《论再生产》中提出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集中代表了他早期的国家观。20世纪80
学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时期,被称为十七年,是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开创性时期。在这一时期,美术家们在充满激情的年代紧随国家的文艺政策,努力构建新中国的美术体制,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新中国文艺创作的主导思想得以确立;社会主义美术体制得以构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得到了全面的推行。哈尔滨师范美术教育工作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从中等美术教育向高等美术教育
学位
20世纪以来,各项指标社会的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显著特征。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也在全球日益蔓延,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基于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新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无论是对“技术理性”的斥责还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都不能找到问题的实质。因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资本逻辑是生态问题的根源。
学位
本文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当代水彩画群体代际传承研究”,通过挖掘哈尔滨当代水彩画群体代际传承的发展过程,试图找到一条艺术领域代际传承的理论规律。对代际水彩传承问题的关注,是保持当下水彩画群体活力与群体基数庞大的前提,更是群体恒久不衰的关键所在;同时,探求艺术代际传承的内在规律,也为其它艺术群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图像分析等方法,对哈尔滨当代水彩画群体的代际传承进行研
学位
权利外观理论是以保护信赖为宗旨的私法理论,在交易活动中,行为人善意且合理信赖成文法规或交易观念上的外部要件事实并实施交易行为,承担不利益主体对外观的形成具有可归责性时,行为人基于信赖所为的行为应受保护。适用条件为外观的存在、信赖的合理性和可归责性。权利外观理论的商事适用基础在于价值追求的一致性。权利外观理论体现了维护交易安全、交易效率和交易公平的法价值,与商事交易关系中的安全、效率、公平的价值追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