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甜蜜素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蜜素是我国广泛使用的甜味剂,但是过多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食品中甜蜜素的含量。目前国标对于甜蜜素的检测方法不适于酒类的检测。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中甜蜜素的含量,分析条件如下:色谱柱ODSHypersil(5μm,125mm×4mm),流动相:CH3OH:H2O=80:20,流速:1.0mL,检测波长:314nm。此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酒中甜蜜素含量的测定。   本研究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获得了空白白酒以及不同甜蜜素浓度白酒酒样(100μg/mL、50μg/mL、20μg/mL、10μg/mL、5μg/mL、2μg/mL)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根据甜蜜素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标准曲线,并求出回归方程:y=0.0008x+0.0147(R2=0.9991);对比空白酒样和添加甜蜜素的白酒酒样,差异明显,在7-8分钟时有明显的吸收峰,其中甜蜜素浓度为100μg/mL的白酒酒样峰面积最大,随着甜蜜素浓度的减小,峰面积也逐渐减小;将不同甜蜜素浓度的酒样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析,得到回收率范围在97.115%,经重复测定,得到RSD为4.1%,定性检测下限为1.5μg/mL,定量检测下限为5.0μg/mL.   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得了空白黄酒以及不同甜蜜素浓度黄酒酒样(100μg/mL、5μg/mL、20μg/mL、10μg/mL、5μg/mL、2μg/mL)的高效液相色谱图;根据甜蜜素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标准曲线,并求出回归方程:y=5E-05x+0.06929(R2=0.995);对比空白酒样和添加甜蜜素的黄酒酒样,差异明显;不同甜蜜素浓度酒样所得色谱中,甜蜜素浓度为100μg/mL的酒样峰面积最大,并且随着甜蜜素浓度的减小,峰面积也逐渐减小;对不同甜蜜素浓度的酒样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析,得到回收率范围在94.5-115.6%,经重复测定,得到RSD为3.7%,定性检测下限为2.1μg/mL,定量检测下限为7.0μg/mL.   3.对江苏市场销售的白酒和黄酒进行了甜蜜素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10份白酒合格率为80%,10份黄酒的合格率为60%,其中不合格样品多为小型企业产品,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全部合格,说明酒类市场上甜蜜素的使用仍有待规范化,尤其是小型企业,更应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政府管理层也应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书籍设计包括了封面设计,版面设计,插图设计,材质和工艺等多项设计的整体工程。书籍设计形式应当体现出内容的准确性和材质的恰当性与功能性应相辅相成。 Book design inclu
缠头可指财物的赏赐赠予,也可指将布帛缠绕在头部的装饰方式。文章主要讨论了唐宋时期回鹘等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缠头方式:将红色布帛在发上简单缠绕后垂,后垂的长度短可至背,
当今在节能与环保的时代主题之下,能源资源日趋紧张、形式更加严峻的背景之下,诸如工业废热、余热和太阳能等低品位的能源可以直接利用于吸收式制冷系统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而NH3-LiNO3和NH3-NaSCN工质对作为新型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与溴化锂制冷机相比优点在于制取更低的蒸发温度达到0℃以下,相比氨水制冷机可以省去精馏装置。吸收器作为整个制冷系统的核心,其吸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制冷性能
喷雾冷却技术是一种相变换热冷却技术,通过喷嘴或孔板将冷却工质(水,无水乙醇等)雾化成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微米级的小液滴,小液滴冲击待冷却表面,通过强制对流、表面蒸发、液膜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食品安全与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为延长食品高新鲜度的保质期,最大限度的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以食品保鲜为目的的包装技术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于水电、核电、风电等一次电力的大规模开发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在未来几十年里,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方面仍占主要地位。在我国煤炭储量中,高硫煤占20%,如何有效利用这部
新型分离结晶Bridgman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晶体生长方法,它完美结合了传统Czochralski提拉法和Bridgman定向凝固法的优点,生长出的晶体质量较为理想,尤其是在生长对热应力比较敏
鉴于我国目前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煤质逐渐变差的新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简称CFB)燃烧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已是CFB装机数量和装
本实验以厚度为0.48mm的铝板为材料,采用12根不同结构参数的直齿扭带,通过进行冷态与热态实验,采集数据,分析研究直齿扭带的阻力特性与传热特性。   首先,实验研究了冷态下,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