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在《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中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色,两种语言不可能完全的对等。因此,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翻译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原文和译文做到尽可能的对等。这就少不了利用翻译的一些方法、技巧。然而作为翻译的一种手段,增补和省略是最常用的方法。林纾作为一位不懂外文的翻译家,他的译作中随处可见“删节原作”和“增补原作”的现象。另外,提出“信达雅”的严复在翻译实践中也有着“增删”的现象。增删已经是现代翻译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翻译方法了。特别是日汉互译时,这种方法是不可少的。两种语言不能完全对等,而是要用各种方法、技巧使它们尽量对等,这肯定与语言有差异有直接的关系。语言上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文化、历史等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对语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导致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中国和日本,虽然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而且很早以前,两国的交流就很频繁,特别是日本,还从中国吸收了很多文化,因此中国和日本有相同的思维方式,比如两国人民都注重直觉思维,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等等。尽管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还是孕育了两国人民很多不一样的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增删翻译方法的使用。小论分为三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日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增删翻译方法。第一章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思维方式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是主要介绍增删这种翻译方法的内容和产生的原因。第三章就是具体分析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增删。其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包括四项:①日本“不完全”美与中国“完全”美;②日本不张扬个性与中国重视个性;③日本重视空间结构与中国重视时间结构;④日本严重的等级心理与中国淡化的等级心理。它们导致的增删,分别是人称代词、连接词、条件句、敬语等方面的增删方法。通过本文的考察,简单了解了日汉的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什么样的增删。需要解释的是,本文中的增删并不是日汉互译时所有的增删情况。因为导致增删的原因,除了有思维方式差异外,还有具体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