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联合植物促生菌对土壤的改良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而农药污染又是土壤污染中的最为普遍的现象。毒死蜱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它可以有效应用于农业与城市害虫的防治,但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会造成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经验,筛选得到了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土壤细菌,并联合PGPR细菌进行了对污染土壤改良效果、促进植物生长等研究,这些研究初步证实复合土壤改良剂对农药污染土壤改良的可行性。从金山大田植物根际土壤和园艺土壤中,经过筛选排重后,共得到11株毒死蜱降解菌。经16S r DNA测序,BLAST比对,初步鉴定菌株属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其中,伯克氏菌属CD5和CD7菌株能在培养基和土壤中高效降解毒死蜱。盆栽实验证实了CD5和CD7菌株对植物生长、土壤酶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CD7菌株的促进效果较明显。菌株CD7与JD37按1:1配比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并能在25天内降解土壤中约66.43%毒死蜱。进一步研究发现,载体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蚯蚓粪比滑石粉吸附更多混合菌体,吸附率达77.43%,在室温保存1个月后仍能维持活菌数约为4.81×107cfu/g;载体和土壤1:1配比时对植物生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提高效果最明显。PGPR菌株JD37的全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JD37菌株具有促生与生防作用,并能有效定殖在植物根际。对相关基因进行挖掘共找到5类金属抗性基因、2类温度-休克抗性基因、5类细菌运动基因和4类植物根际定殖基因;共预测到31个次级代谢合成基因簇,其中具有功能的占35.48%。将JD37、CD7菌株按1:1配比混匀后添加至含蚯蚓粪制备成固体剂型复合土壤改良剂应用于盆栽试验。数据显示,施用土壤改良剂之后,处理组Ⅰ(8周动态检测后播种小青菜)、处理组Ⅱ(直接播种小青菜)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较好维持各时期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等作用。2个处理组中毒死蜱浓度分别降至238.98mg/L和208.98mg/L。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将筛选得到的毒死蜱降解菌与PGPR菌株JD37联合,连同载体一起制备的复合土壤改良剂对植物生长具有促生效果,对土壤酶活性有提升作用,还能降低土壤中毒死蜱的含量,细菌全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验证了PGPR菌株在土壤改良剂中发挥的作用,这些研究为将该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农药污染土壤修复、促进农作物生长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随着对表面活性剂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完全
目的:研究尼群地平时映体在Chiralcel OJ柱上的拆分特性和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纤维素键合OJ手性柱(2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正己烷-无水乙醇,检测波长为2
目的 制备复方甲硝唑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白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尼泊金乙酯、吐温-80、甘油为辅料,采用水包油型乳膏基质的工艺制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为了建立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植物资源信息库,对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观赏特性和色系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针对物种丰富度较低、冬季校园景观色彩单调等不足
目的 测定加替沙星滴鼻液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三乙胺磷酸-乙腈(81:19),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93nm,
辐照聚合是利用电离辐射能来引发有机单体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下面,以农用高吸水性树脂为例,谈谈它的辐照聚合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脑蛋白水解物中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方法:将脑蛋白水解液柱前荧光衍生,采用乙腈一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柱温37℃,经梯度洗脱后用紫外检测
开特灵、多效唑、九二○在柑桔上的应用效果曹纪端,凌增生,蔡启亨(江西省寻乌县园艺场342200)赤霉素(GA3)是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生理落果抑制剂,但对春消有刺激作用。多效唑(PP333)能抑制梢的增长,但不
期刊
[目的]评估中缅边境某地区降低毒品艾滋病危害干预项目效果。[方法]干预前后自身对照设计,分析两轮HIV/AIDS综合监测调查的定量数据,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项目干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扩张,传统建筑文化逐渐土崩瓦解,“非正常死亡”建筑、“短命建筑”层出不穷,当代中国建筑实践始终在“风格”和“样式”间迷茫,在“回归传统”与“迈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