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车顶避雷器故障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顶避雷器能够限制过电压幅值,为动车组高压电气设备提供重要安全保障。近年来,车顶避雷器炸裂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危害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研究车顶避雷器的劣化特性,找出避雷器故障原因,优化避雷器状态评价方法,对于及早发现缺陷避雷器,提高动车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对炸裂、缺陷及正常状态的服役避雷器开展试验研究。从外观、电气参数和微观特征多维度研究了避雷器的劣化特性。弹簧定位块、环氧筒和阀片侧面绝缘的放电痕迹表明,劣化避雷器存在内部缺陷。劣化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显著降低的原因为环氧筒和阀片侧面绝缘性能下降。微观形貌和化学元素分析显示,劣化阀片铝电极层发生了氧化,阀片本体存在过电压老化痕迹。开展了 CRH5型动车组电压在线监测,分析了动车组电压波形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分别分析了过分相过电压、高次谐波过电压和陡波冲击过电压的特点。监测到的过分相过电压最大幅值为94.5 kV,持续时间0.2 ms。监测到的谐波含量最大值为33.5%,谐波幅值为12.6 kV,频率为1350 Hz(27次谐波)。监测到幅值为138.9 kV的陡波冲击过电压,发现陡波冲击过电压可持续存在。搭建了动车组车顶避雷器荧光光纤温度测量系统,在持续运行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下分别开展阀片温度测试,得到避雷器的阀片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化规律。建立了动车组车顶避雷器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避雷器在典型过电压作用下的温升特性。高幅值冲击过电压是造成车顶避雷器热老化的主要原因。监测到的陡波冲击过电压最大幅值为138.9 kV,在此电压下避雷器电流幅值计算值为75.9 kA,阀片温升计算值为234.9℃。建立了车顶避雷器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了内部缺陷对避雷器电场分布的影响。模拟了弹簧定位块偏移、阀片铝电极层氧化、阀片侧面绝缘层电树枝、环氧筒裂纹及受潮、环氧筒电树枝等不同缺陷,得到了避雷器内部缺陷对电场分布的影响特性。弹簧定位块偏移和环氧筒裂纹受潮是造成避雷器内部放电的主要原因。通过人工缺陷模拟试验、水煮老化试验和电热老化试验,获得了避雷器缺陷的特征量。根据目前的车顶避雷器故障统计情况,对避雷器的检修周期及检修时间做出了优化。提出了适用于车顶避雷器的状态评价方法。在日常维护中,应重点关注避雷器高压端金具是否存在电蚀现象。通过红外测温识别内部受潮严重的避雷器。通过下车测试电气性能,可将避雷器状态分为良好、内部受潮、电树枝缺陷和阀片老化四类。研究结果对动车组车顶避雷器的运维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架空线路通过气候恶劣地区日益增多,大风气象对架空线路运行影响也愈加显著。在大风载荷作用下,架空线路悬垂绝缘子串与输电导线偏离初始位置,并在新位置附近发生往复摇摆运动,在此过程中,若带电导体与邻近物体的距离小于安全电气距离,则会引发放电现象,致使发生风偏闪络事故。风偏闪络事故严重危害着架空线路的正常运行,为此,准确高效的计算架空线路风偏响应幅值,分析其动态响应特性与风偏防治措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s)能够满足分布式能源就地输送、城市电力管廊敷设、线路跨越江河等特殊输电需求,是直流电网未来发展的关键装备。三支柱绝缘子在直流GIL中起到支撑导体和电气绝缘的作用,具有提供热膨胀以及机械应变补偿等方面的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与交流应用场景相比,直流电压下三支柱绝缘子气-固界面电荷积聚更为严重,而且更
当下社会文化消费中,展览已然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内容,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展览中,策展行为往往重要而神秘。策展人作为实践者不断推动着国内展览生态的发展。本文正是将策展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从人类现当代的历史文明中的展示方式出发,简要阐述了西方策展本源与发展脉络。并针对中国当代艺术自由思想的觉醒,梳理中国策展实践的发展脉络,兴起、探索与发展脉络的重要节点。论文将重点论述放在总结和归纳出其展览生产的本质
学位
期刊
新媒体对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冲击巨大,要想让广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创新节目形式。文章以音乐广播访谈节目为例,分析其发展历程和面临的局势,着重讨论音乐访谈节目的制作过程与要点。通过剖析音乐广播访谈节目,使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明确工作重点,同时为他们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提出访谈节目可邀请受众熟知的嘉宾、问题设计上要结合嘉宾做客目的等建议。文章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虽然为广播音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绘画中的洞天绘画传统,并分析此类目的内部结构与具体展开,探究洞天对山水画发生、发展产生的作用,填补美术史研究中的此一方面缺漏。全文的重点论证有三,一、清理洞天生成的原委,为全文论述立下基础;二、考论洞天仙山系统是山水画起源的最大支持力量,而传统意义上对以宗炳、王微为中心的六朝画论过度拔高,遮蔽了洞天的意义;三、考论洞天绘画的源流之变与母题、分题类型及其在不同社会层面的展开。在论证洞
《化度寺碑》是初唐重要的宗教石刻,也是书法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名品。原石早毁,后代翻刻作伪不断。自清代翁方纲开始对此碑进行系统研究,一直延续至当代,吸引学者投身其中。但随着更多传世版本的出现,图像提取、复制等技术手段的提升,关于此碑的探索仍然有值得深入的空间。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石刻形成的相关历史宗教背景加以考察,通过补充前人未曾深入讨论或未被重视的版本,重新完善《化度寺碑》的版本分类系
清代书法对书法史最大的影响莫过于“碑学”理论的建立,“碑学”打破了传统“帖学”的桎梏,形成了新的书法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书法史的内容。而“碑学”理论是建立在清代“篆隶中兴”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清代由于学风的转捩,使得学者开始将研究的对象转向金石文字,这种对新材料的搜寻、探访与著录虽然是“以证经史”为目的,但从清初的考据学,到乾嘉时期的金石学、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介入,金石文字的学术研究
鸭脾坏死病是由鸭正呼肠孤病毒(Duck orthoreovirus,DRV)感染引发的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该病于2006年在我国首次流行发生。脾脏损伤引发免疫抑制,造成患鸭对其他病原易感性增加,增加了该病的死亡率,在此前的报道中,鸭脾坏死病的死亡率通常为5~15%。2017年起,山东省多地规模化养鸭场发生一种以严重脾脏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死亡率达到50%,严重危害鸭养殖安全。经鉴定,新型鸭正呼肠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