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弘一大师诗歌的美学特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grand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一大师一生极富传奇,从旧社会的文人公子哥儿到留学生到艺术教师再到出家为僧并一生潜心学律,其人生阶段段落分明,可说是从极璀璨到极平淡。在他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过程里,他创作了大量书法、篆刻、诗词、音乐、话剧、西洋绘画等文艺作品,留给后人丰富的研究材料。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弘一大师的诗歌作品中蕴含的美学特征。论文通过研究最能反映弘一大师不同人生阶段中不同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和情感特征的诗词作品,对大师出家前后期思想、风格的转变作系统的探讨与整理。  弘一大师自幼就攻读儒家传统经典,中国传统文化与入世思想自然而然的影响着他并通过他的诗词作品保留下来。在弘一大师出家前的诗歌作品中,不难看到他在受传统思想影响下,作品中带有相当浓厚的"诗言志"的传统;另外,屈骚的爱国浪漫主义色彩也影响了弘一大师早期的创作。由于弘一大师受过系统的中国水墨画及西洋油画的训练,并且也在留学日本期间兼习音乐,所以他对构图、色彩、声音的独特领会与掌握融入他诗歌的抒情言志之中时,即表现出其"以诗入画,诗中有画"、"深情委婉、情融于景"的早期创作的美学特征。  此外,大师很早就对世间的无常深有感受,因此"感时伤春的无常之慨"是他出家前期诗歌作品的另一个主旋律此一无常之慨,也激发出珍惜时光的情绪及另一种积极的审美情趣。佛教的影响在大师生命的早期就已开始,但是没有儒家传统那么深刻,然而其影响还是烙印在其早期的诗歌创作中。一直到他出家前夕,"佛教美学意境的营造"此一美学特征也随着他的佛学体验的加深而深化。  弘一大师出家后可谓全身心的投入学佛,所以,诗词作品的创作明显的减少了。即使创作,也是为了表达他对佛法的理解,或者是自己当时当刻的体悟的即兴之作,表达的是其心灵美的境界。所以,大师出家后的诗词作品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佛教哲理与意境及心灵美的呈现"上。  大师出家前后的诗词作品的美学特征,有相异处,也有相同点。相异的是,大师出家前的诗词作品的感情色彩都相当的浓重;而大师出家后,诗词风格渐向平淡。相同的有两点,就是"对哲理的呈现"和"对古人诗词的化用"。  大师的一生与艺术的关系是从来没有分开过的,只是出家后美的形式已从外在的文艺创作一变为内化了的生活态度与品味。这时,大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行住坐卧无非美的表现,他已然将美提高到最高的境界了。
其他文献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
2012年初由中国市场学会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迎新春茶话会在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相关领导、法学专家以及保企会合作单位、各地工作人员等各界嘉宾欢聚一堂。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喜剧是一种审美样式。不同审美样式可以引起人类不同那个审美情感、审美活动。狂欢化是人类文化活动特别是审美活动的冲动来源,可以渗透在所有审美样式里,包括喜剧中。巴赫金站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语法学现代化的开端和研究中国语法学史的逻辑起点。《文通》贯通古今中外,是综合多种分析策略的复杂而深刻的近代型语法范式和语法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