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给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面对发展机遇的体育用品企业,同时却深受融资因素的制约。在传统银行融资极为狭窄,内源融资又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如何去解决资金瓶颈呢?最近几年出现了不少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纷纷借助私募和公募模式进行融资,如李宁公司、安踏公司和中国动向公司等。尤其是在2007年先后有两家内地体育用品企业在香港上市,涌现了一股体育用品企业上市融资的热潮。那么借助资本市场进行私募与公开上市,是否会成为处于融资困境中的体育用品企业的新策略呢?是先私募后公募,还是直接公募呢?是否必须要选择境外上市呢?本文从融资理论分析开始,综述了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和融资顺序,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的现实参考价值和存在的局限性。同时,通过四家上市体育用品企业的融资案例介绍和分析,总结出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的现状。显然这一现状与西方传统的新优序融资理论相背,这是必然趋势还是偶然现象?下文就围绕该问题开始论述和分析私募与公募在体育用品企业中的融资价值。本文重点通过四家上市公司案例,对私募与公募模式的价值,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和充分论证。上市公司的案例数据证实了这两种融资模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价值,在肯定这两种模式在体育用品融资中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建议企业需要清晰认识和高度重视这些模式下存在的弊端和具体注意事项,这样有助于企业全面、辩证地评价私募与公募所带来的融资贡献,发挥这两种融资模式的功效。在公募论述中,还分析了选择境外上市的原因和香港作为首选上市地的缘由与可行性。通过全文分析,最后提出了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的融资策略,鼓励企业采取先私募后上市的具体融资模式,并总结了融资策略的实施建议,以引导企业通过建立最佳的融资策略去实现融资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