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制度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会常常使用的一个关键词,是文学与社会互动的纽带。两者相互作用,表现为社会对文学的建构与控制,文学对社会的接纳与反馈。它不仅促进文学社会化,也拓展了文学空间。“十七年”时期,是建国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第一个繁荣阶段。这个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在创作上紧跟主流意识步伐,积极做出创作上的努力来响应政治上的号召,具体而真实地记录各民族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幸福生活的景象。同时,怀揣着对本民族深沉地眷恋,作家们也有意无意地渗透着民族化的追求。他们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写作主题,还是方式方法等都完全被纳入政治化、组织化的体制管理中,文学成为宣扬政治的工具,必须为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正确性书写。本文将从文学制度角度入手,浅析“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特征。本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单论述了“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整体概况,并对文中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集中廓清目前学界有关“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状。第一章,论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首先介绍了“十七年”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少数民族作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的一个身份选择问题,以及这样的身份认同对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其次,介绍这时期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民族性的表达。少数民族作家国族身份的选择并不是要抛弃自己的民族身份,只是追求一种新的文化身份。对其国家民族性的追求也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一大特征,也可以说,是“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性的要求。第二章,论述作家培养机制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章主要从文学组织机构和作家培训机构这两个方面,对少数民族作家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论述。作家培养机制的完善对提高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第三章,论述文学传播对“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从汉语文学期刊和民族图书出版机制两个方面来论述。而民族图书出版又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出版和汉语言文字出版的少数民族图书出版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它们合力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平台。第四章,论述了评论评奖制度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的评论和评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积极性与作家创作题材、风格、内容的选择。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作品的优劣、作家的文学地位等都离不开政治价值这一尺度。虽然这一时期批评居多,但也有奖励。这些都影响着作家在创作中对文学审美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