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AD已成为老年人中的流行性疾病,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尚不明确,尚无可治愈AD的药物。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气滞血瘀阻窍,则脑失所养”,肾与脑的关系极为密切,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为老年痴呆的发病基础,治疗AD的主要方法是补肾填精,兼豁痰化瘀。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有补肾强骨,活血化瘀,续伤止痛之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老年记忆减退等症,但改善记忆功能的活性单体成分尚不明确。故本实验研究骨碎补的化学成分,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考察了部分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AD体外模型Aβ25-35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利用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及薄层层析等方法对骨碎补8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理化性质及ESI-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7个黄酮类,2个酚酸类,1个香豆素类和一个甾体类,分别为:柚皮苷(1)、新北美圣草苷(2)、5,7-二羟基色原酮-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基(3)、(E)-4-O-β-D-吡喃葡萄糖基反式咖啡酸(4)、山奈酚(5)、木犀草素(6)、原儿茶酸(7)、补骨脂素(8)、紫云英苷(9)、柚皮素(10)、β-谷甾醇(11)。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用20μmol·L-1Aβ25-35诱导PC12细胞成功建立AD体外细胞模型。以雌二醇为阳性对照,将不同浓度的柚皮苷、新北美圣草苷、5,7-二羟基色原酮-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基、(E)-4-O-β-D-吡喃葡萄糖基反式咖啡酸、山奈酚、原儿茶酸、木犀草素、补骨脂素分别作用于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表明各化合物的各个浓度均使损伤的PC12细胞的细胞增殖率升高,且细胞增殖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其中,各化合物都是在浓度为10-1μmol·L-1时的保护作用最强(P<0.01)。根据计算各化合物的细胞保护率和EC50值,可以得出它们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从大至小依次为:木犀草素>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山奈酚>5,7-二羟基色原酮-7-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基>原儿茶酸>(E)-4-O-β-D-吡喃葡萄糖基反式咖啡酸>补骨脂素。 本实验对骨碎补的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鉴定了11个化合物,体外AD细胞实验显示部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剂有较好的神经中枢保护作用,可能为骨碎补改善神经功能的活性成分,这为研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