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开辟抗日根据地,同日军展开了的艰苦斗争。为了扩大党的影响,宣传党的政策,中宣部在延安迅速组建了一个文艺宣传团体-“西北战地服务团”并派该组织到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宣传鼓动工作。“西北战地服务团”是一个半军事化的文艺团体,在延安隶属于军委,到达晋察冀以后由中共北方局管。该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有具体的规章制度和行动纲领。其成员主要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领导人主要有丁玲、吴奚如、周巍峙、陈明等。为了民族抗战,他们这些知识分子从大后方来到延安,从延安又来到抗日前线,经受了血与火的沈礼。
到达根据地以后,“西北战地服务团”面对严酷的敌我情势展开了艰辛的工作:组织文艺社团、出版发行文艺刊物、创作文艺作品、培养文艺人才、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展开对根据地群众和敌伪宣传。在不同的形势下,该团宣传的主题是不同的,主要有:团结抗战、反战,揭露日军的残暴、发展生产、政治民主、妇女解放等。“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根据地进行的宣传活动时间长,影响大,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组织力量进行宣传的一个缩影,文艺在根据地成为一种组织民众、对敌宣传的武器。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号召民众团结抗战,揭露日军的反动本质,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本文通过对“西北战地服务团”这个团体的研究,认为在民族革命战争中,以文艺形式进行宣传是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宣传工作最重要的方式,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艺形式和功用也进一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大众服务,这其实也是中国新文艺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