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介电硅超材料的电磁感应透明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是在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发生的一种量子干涉现象,由不同激发跃迁途径之间的量子相消干涉造成,它可以产生一个很窄的透明窗口,使光可以自由通过一个原本高度不透明的介质传播。早前关于电磁感应透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气体介质方面,然而这需要强激光和低温等苛刻的实验条件。等离子体金属超材料实现的电磁感应透明无法避免欧姆损耗。而基于介电超材料的电磁感应透明可以避免以上这些不利条件。因此,基于低损耗的全介电硅超材料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吸引了很多关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具有高透射率和强色散等优良特性,在慢光器件、量子信息存储、光学传感器和非线性光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理论模拟了基于全介电硅超材料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由三个硅纳米棒组成的呈周期排列的U型超材料结构。一个水平纳米棒充当明模谐振器,两个竖直纳米棒充当暗模谐振器。两种谐振器之间的相消干涉导致了电磁感应透明。得到的透射率为92%,Q因子为130。分别改变单元结构周期、入射光偏振角度和环境介质折射率来探究电磁感应透明窗口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一种灵敏度为203 nm/RIU,FOM为29的纳米尺度超材料折射率传感器。通过对透射窗口相位变化的分析,得到光延迟为0.75 ps,显示在慢光器件方面的应用潜力。(2)进一步提出一种π型硅超材料结构来实现电磁感应透明,得到了高达2436的Q因子。分别改变单元结构周期和环境介质折射率来探究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变化趋势。研究了明模谐振器和暗模谐振器之间的间距对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两种谐振器之间的间距进行设计和调整,可以实现场增强。所设计的超材料结构对环境介质的灵敏度为184 nm/RIU,FOM高达460,可以应用到光学传感和表面增强光谱等方面。
其他文献
<正>作为台州银行的原始股东,尤子荷长达十年的举报不仅呈现了他与这家金融机构掌门人陈小军的财富恩怨,也暴露了台州银行在公司治理上隐藏的巨大风险。吉利集团领袖李书福隐
光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问题是量子光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电磁感应透明(EIT)是一种由原子的量子干涉效应引起的非线性光学物理现象。EIT效应能使介质的极化率发生极大的改
详细分析了PID控制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并给出了基于Simulink Response Optimization的最新的参数整定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专家经验的的智能调参技术。
近些年,在量子体系中的光学前驱场现象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前驱场现象是当今量子光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1914年,Sommerfeld和Brillouin第一次提出并研究了光学前
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医疗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 1894年Halsted创立了经典的乳腺癌根治术,随后又出现了改良根治术,近年来更着力发展了
水务行业是指由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治理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构成的产业链,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和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水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国有水务
作为光学领域的一个重大分支,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量子光学是运用现代量子理论来研究光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学科。目前,激光与原子的耦合系统已经成为研究量子光学的主要平
本文依据福银高速公路某桥台锥坡抢险工程中采用微型钻孔钢管灌注桩桩基挡墙的工程实例,分析钢管灌注桩承载力特性。采用三种不同计算模式对该型结构的桩基水平承载力进行计算
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EIT)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效应,是两束激光与原子共振作用时产生的量子相干效应。利用EIT
近年来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加快了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张的步伐,各大城市面临着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有机更新、生产生活环境升级等客观要求,从对“数量与规模”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