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V持续性感染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病原体,其发病率居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戊型肝炎早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疾病,感染者排毒3~4周后可自行康复。随着戊肝研究的深入,关于戊肝病毒持续性感染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但是HEV持续性感染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从宿主免疫抑制和病毒突变两个方面,在动物和细胞两个水平,建立HEV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初步探究HEV持续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建立免疫抑制导致HEV持续性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探究宿主免疫抑制与HEV持续性感染之间的关系;(2)构建HEV基因突变毒株,验证其感染性;(3)建立病毒基因组突变导致HEV持续性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探究病毒基因组突变与HEV持续性感染之间的关系;(4)在细胞水平探究HEV持续性感染的致病机制;(5)利用HEV持续性感染模型,进行抗HEV药物的初步筛选。(1)建立免疫抑制导致HEV持续性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探究宿主免疫抑制与HEV持续性感染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使用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和他克莫司)使BALB/c小鼠免疫抑制,BALB/c小鼠接种基因4型HEV急性毒株后表现为持续性感染,在粪便、血清和组织样品持续30周HEV RNA阳性。成功建立HEV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为探究宿主免疫与HEV持续性感染奠定基础。(2)构建HEV基因突变毒株,细胞水平验证其感染性本文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针对前期实验发现的HEV基因组突变区域构建了三种重组HEV病毒(突变区域80-85 aa和400-426 aa重组毒株G1-HEV,突变区域80-85 aa重组毒株G2-HEV和突变区域400-426 aa重组毒株G3-HEV)。利用重组HEV病毒转染A549肺癌细胞,验证重组病毒的感染性,观察到重组病毒能够在A549中进行大量复制。(3)建立病毒基因组突变导致HEV持续性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探究病毒基因组突变与HEV持续性感染之间的关系利用突变的三种重组HEV毒株接种BALB/c小鼠,发现重组毒株G1-HEV组(80-85 aa和400-426 aa突变)的小鼠粪便、血清和组织持续40周HEV RNA阳性,并导致肝脏严重的病理损伤及肝纤维化,成功建立HEV持续性感染动物模型。但是接种重组毒株G2-HEV(80-85 aa突变)和重组毒株G3-HEV(400-426aa突变)的两组小鼠,感染11周后即排毒结束,没有造成HEV持续性感染。(4)在细胞水平探究HEV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本文利用造成HEV急性和持续性感染的活病毒,以及重组HEV毒株在细胞水平检测干扰素刺激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并分析了HEV持续性感染抵抗宿主天然免疫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5)利用HEV感染动物模型,进行抗HEV药物的初步筛选目前临床还没有针对戊型肝炎的特效药物,本文利用HEV持续性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进行戊型肝炎药物的筛选,发现利巴韦林、干扰素和索非布韦单用或者联合使用,均对基因四型HEV持续性感染没有显著性疗效。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宿主免疫抑制和病毒基因组的突变,均会造成HEV持续性感染。证实宿主免疫抑制和病毒突变可能是造成HEV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本实验还利用HEV持续性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进行抗HEV药物的初步筛选。此外,HEV持续性感染性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探究HEV急性和持续性感染的致病机理及抗HEV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而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老年患者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研究显示,年龄因素是患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其中一种老年患者易患的较为常见的麻醉手术后出现持续存在的记忆力、抽象思维和定向力的障碍,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变差的并发症。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认知、学习、记忆等缺失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当前亚麻醉剂量的麻醉剂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
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差异表达谱,筛选并探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相关作用。方法:(1)培养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BCPAP、TPC-1、K1以及人正常甲状腺细胞系Nthy-1,利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取差异表达转录组图谱,根据测序结果及文献参考筛选差异表达基因(C0L1A2、PDGFRA、THBS-1、TNC、ITGB4、PDGFB、FGFR4)进行下一步研究;(2)收集
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急速增长。在本课题组的前期实验中发现,miR-320a在结直肠癌中具有抑癌作用。SP1是一个转录因子,既往资料证明它在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P1在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中表达量高,与预后差等临床表现相关,但miR-320a与SP1之间是否存在相关调节尚不明确。目的:从体内和体外验证miR-320a对结直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观察乙酰天麻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的神经生长因子前体蛋白(Pro-nerve growth factor,pro NGF)、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及下游信号分子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脂酰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妊娠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妊娠期吗啡暴露可影响胎儿大脑发育。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可模拟人类的成瘾过程,因此可以利用胚胎期吗啡暴露大鼠来模拟妊娠期阿片类药物使用。本实验通过建立SD大鼠胚胎期吗啡暴露模型,通过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观察胚胎期吗啡暴露子代的行为、认知改变以及海马、前额叶皮层、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等成瘾关键脑区的相关分子表达。本实验中发现:(1)行为学:水迷宫实验中
应激是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事件,其特征标志是糖皮质激素升高。糖皮质激素作为HPA轴终端肾上腺皮质分秘的终端激素,功能十分广泛,其分泌异常和多种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以往研究提示运动对糖皮质激素的释放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我们尚不清楚是运动的计划阶段、运动的执行阶段还是运动对机体的影响调控了糖皮质激素的释放,相关神经通路尚不明确。内侧苍白球(GPi)作为基底神经节的输出核团,在运动的准备及维持中起着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甲酰化肽受体FPR2在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中起到抑癌作用,但在肺癌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通过前期对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测序分析中发现:FPR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在FPR2低表达时SNHG16的表达升高,同时伴随着在多种癌症中起到抑癌作用的mi R-660-5P以及肺癌候选治疗靶标β-连环蛋白的相关变化。本研究主要探究了FPR2以及其下游分子SNHG
目前砷污染环境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虽然经过前人的努力与奋斗,已经在砷污染的治理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但是全球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因此,选择高效的除砷技术已刻不容缓。本论文选用的除砷技术为吸附法。本论文以微孔ZSM-5为原材料,采用碱熔-水热法,通过合理的调控体系的相关参数,得到扩孔的ZSM-5K。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扩孔条件是:ZSM-5与碱的质量比为10:1,水热时p H值调节为
目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是从红花中提取分离的活性成份,具有活血化瘀等多种功效。本课题既往研究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处理可以抑制固有免疫的激活,改善同系小鼠皮片离体保存后的移植成活质量,基于课题组既往研究,本论文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同系小鼠皮肤移植中抑制固有免疫系统的机理。方法:体外研究:在体外培养Balb/c(H-2d)小鼠朗格罕氏细胞(LC)和脾细胞。将实验分成两部分,3组,A组:Ba
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实物遗存,它承载了人类悠久的文化,见证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筑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旅游迅猛发展的同时,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由于我国建筑遗产旅游起步较晚,导致许多管理者并未真正理解建筑遗产旅游的目的与意义,只是以发展旅游、增加旅游收入为目的而盲目消耗遗产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建筑遗产旅游开发并不利于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