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觉一直以来就被研究者用以揭示我们的认知过程,同样,这一研究思路也被应用于自我身体识别的研究领域,即通过对自我身体识别过程中所产生的某种错觉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自我身体识别的认知加工过程。其中,以橡胶手错觉现象为主要代表。自1998年认知心理学家Matthew Botvinick和Jonathan Cohen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Rubber hands‘feel’touch that eyes see”的论文,率先报告了“橡胶手错觉”(rubber hand illusion)这一神奇的实验现象以来,就引起了众多哲学家,心智哲学家,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橡胶手错觉是一种在自我身体识别过程中由于一定的条件诱发,而把摆放在面前的一个仿真的“橡胶手”模具识别为自我真实手的一种错觉体验,在体验中,被试对于摆放在面前的橡胶手表现出强烈的拥有感。这种错觉现象作为一种新的身体自我识别的研究范式,对于揭示自我身体识别的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理解身体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思路。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的是,橡胶手错觉研究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即识别过程中的表征主义倾向以及身体作用的缺失问题,而橡胶手错觉研究存在这两个问题的根源性原因,在于认知视域所持有的一种表征主义身体认识论。表征主义作为认知视域的立论基础,是指认知视域的形成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隐喻的基础上,并以表征计算的方式去理解人的知觉过程,期望通过建立一种综合的认知加工模型以探究人类的认知识别过程,这种思想深刻体现在认知视域下所持有的表征主义身体认识论之中。此外,表征主义身体认识论带来的身体作用缺失的问题也由来已久。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对象化”问题,而这种“对象化”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是认知视域陷入“身心二元论”的困境。尽管认知视域近些年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努力地想要摆脱这种困境,但其对“离身”质疑的应对方式,只能是一种概念意义上对于身体作用存在性的承认,其“身体作用”的表达要么是还原于生理大脑的神经活动,要么只能通过不断建立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综合信息模型来克服自身对于身体作用的含糊性表达,因此,很难从根本上摆脱这种“身体作用”缺失的困扰,也很难摆脱离身的困境。有关于身体作用的的思考,梅洛-庞蒂的身体认识论作为现象学身体观的典型代表为我们重新认识身体提供了新的维度。梅洛庞蒂所倡导的现象学身体认识论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第一,身体作为知觉识别的主体参与知觉过程,身体通过身体图式知觉着世界,也塑造着世界,身体图式是一种能动的动力系统影响着身体识别过程。第二,我们的知觉过程并非是简单的感觉信息的整合,而是一种身体与世界的交互作用,身体的知觉过程是一种包含时间性、空间性的动态过程。这种身体认识论强调认知是一种身体的认知,身体作为认知的主体构成了人的整个认知活动的基础。大脑并非认知的唯一器官,我们的手、脚以及肢体活动都作为认知的主体参与认知活动。总之,认知是一种整个身体的整体的、系统的综合作用过程。梅洛庞蒂的这种现象学身体认识论打破了传统身体认识论的身心二元的对立,解决了表征主义的难题。通过对表征主义身体认识论和现象学身体认识论的对比,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身体识别的全新视角,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们有关于“具身”概念的深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