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1919-)是二战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莱辛凭借其坚韧的实验精神和大胆的形式创新而享誉盛名。莱辛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同时,作品中涉及大量敏感问题,例如种族主义、性别主义、政治歧视和妇女解放等。2007年10月17日,多丽丝莱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对她表示了高度赞扬:“她的作品堪称女性经验的史诗,用怀疑、热情和梦想的力量反映了一个分裂的文明。”《金色笔记》堪称莱辛的经典之作。该部作品自1962年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同时也吸引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该书描写了一名叫做安娜的女性作家在经历了政治信仰危机、写作困境和情感纠葛后,自我意识如何觉醒,如何自救,如何克服精神分裂和写作障碍,最终由分裂走向健全的全过程。在小说《金色笔记》中存在着许多二元对立因素,例如真实与虚幻、理智与疯狂、男性与女性等等。笔者对小说中存在的对立因素进行研究,并将这些对立因素加以归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莱辛正是通过解构和颠覆这三组对立因素探索出了通向和谐、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解答出了一些令人类困惑已久的问题。例如,在凌乱混沌的社会环境中,人类如何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在纷乱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两性之间怎样和谐相处,共同前进。深入探究《金色笔记》中对“虚幻”与“真实”、“理智”与“疯狂”、“男性”与“女性”二元对立的解构,不仅对小说主题的表达和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人类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简介多丽丝莱辛生平及其创作情况;再次,介绍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笔记》的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笔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正文部分共为三章。第一章深入探究了莱辛在小说中如何解构“虚幻”与“真实”的二元对立关系,莱辛在小说中成功弱化了两者之间的界限。本章从三方面展开叙述。首先,通过分析主人公安娜奇幻各异的梦境以及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探究,笔者阐释了莱辛如何彻底颠覆“虚幻”与“真实”的传统关系模式。此时,莱辛笔下的“虚幻”与“真实”不再是高低有别的二元对立关系。其次,为了进一步诠释莱辛对“虚幻”与“真实”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颠覆,笔者将分别对应“虚幻”与“现实”的传统小说《自由女性》与描写安娜生活细节的四本日记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使读者清晰发现“虚幻”无法再现“现实”,但不可否认“虚幻”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最后,笔者分析了研究“虚幻”与“真实”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在小说主题表达和深化方面所蕴含的重要意义。第二章详述了莱辛在小说中如何解构“理智”与“疯狂”二元对立关系的策略。本章就人类如何在分崩离析、纷乱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精神健全的问题展开论述。本章由两个方面展开。首先,第一部分探究了主人公安娜的精神状态如何在“理智”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疯狂”。这一部分真实再现了安娜从“理智”走向“疯狂”的过程。其次,第二部分探讨了“疯狂”对于安娜来说是实现自我重生的必要条件,是走向完整人格的必经之路。最终安娜选择了勇敢地正视困难,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疯狂”的挑战。这一部分真实记录了安娜如何摆脱“疯狂”的束缚,破茧重生,恢复健全精神的过程。最后,第三部分探讨了引起主人公安娜精神状态不断变化的原因。这一部分揭示了造成安娜经历“理智—疯狂—理智”一系列精神变化过程的内部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莱辛彻底颠覆了“理智”与“疯狂”的二元对立关系,“理智”与“疯狂”成为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的整体。第三章,笔者用最直接的笔触从三方面诠释莱辛对两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和重建。本章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第一部分探讨了莱辛对“自由女性”形象的颠覆。这一部分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深入探究了莱辛根据主人公安娜和摩莉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想法所描绘出的“自由女性”的“自由”表象。另一方面,由于莱辛对“自由女性”所谓的“自由”存在着种种质疑,所以本部分诠释了莱辛对自由女性真实困境的剖析。其次,第二部分深入研究了莱辛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实际上,由于菲勒斯中心文化的影响与束缚,“自由女性”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因此要摆脱菲勒斯中心文化的束缚与影响;最后,第三部分阐释了莱辛如何消除两性对立,重建新型两性关系。面对混乱不堪的社会环境,过分强调两性差异,只会导致两性分裂。两性和谐相处,互助关爱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因此消除两性对立差异,构建和谐两性关系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最后是结语部分。本论文深入探究《金色笔记》中二元对立因素的解构,不仅有利于作品的全面理解,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出莱辛作品中创作的深层内涵。另外,文中对新型和谐两性关系的构建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希望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作品的宗旨与精髓,并希望能为往后《金色笔记》的深入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