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体瓦斯渗流主控因素演化特性及其对瓦斯抽采控制机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为提高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瓦斯强化抽采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同一强化抽采技术在不同矿区、甚至同一矿区不同煤层出现了应用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意味着在应用效果较差的矿井,强化抽采措施并未针对性破解控制煤体瓦斯渗流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煤体瓦斯渗流主控因素及其对瓦斯抽采控制机制的研究是实现煤层瓦斯高效抽采的重要基础。煤体瓦斯渗流会同时受到煤体渗透性和孔隙压力梯度的控制,而应力场是控制煤体渗透性与孔隙压力梯度的最根本因素。为此,本文基于实际煤体的多重应力场,采用物理实验、理论分析等手段较系统的开展了煤体瓦斯渗流主控因素及其对瓦斯抽采控制机制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理论分析孔隙压力、吸附对煤体力学状态影响的基础上,模拟煤体原位边界条件,开展了孔隙压力、吸附对煤体应力场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体水平应力、竖直应变随气体压力降低,整体呈减少趋势,且这种趋势随气体压力降低而逐渐加快,吸附应力始终对煤体应力场的演化起到了主要控制作用;煤体水平应力、竖直应变的演化(单独孔隙压力影响)与孔隙压力呈线性关系,而单独孔隙压力的变化并未对煤体水平有效应力产生影响;煤体水平吸附应力、竖直吸附应变与气体压力满足朗格缪尔相似方程关系,而与气体吸附量满足线性关系;以此,构建了考虑地应力、孔隙压力、吸附应力三重应力场的煤体应力状态方程,初步揭示了各应力对煤体应力场的作用规律。(2)开展了单重应力场、双重应力场、三重应力场-不同边界条件-不同层理方向煤体渗透性演化规律及不同孔隙压力梯度下气体渗流量演化规律的实验。结果表明:竖直地应力对煤体渗透性未有明显影响,而在水平地应力作用下,煤体渗透率呈现了先快速衰减、后缓慢衰减的变化趋势;水平边界条件相同时,煤体渗透率的演化规律相似,竖直边界条件对煤体渗透性未见明显影响;静水压条件下的煤体渗透率恒大于原位条件;平行层理方向煤体的渗透率恒大于垂直层理方向煤体;原位条件下的煤体渗透性随孔隙压力增大呈缓慢增长趋势,而在净水压条件下则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在上述两种边界条件下煤体渗透性随吸附气体压力的增大均呈先快速衰减、后缓慢衰减的变化趋势;气体渗流量随孔隙压力梯度增大呈持续增大的变化趋势。(3)基于实验结果及煤体力学状态,分析了地应力、孔隙压力、吸附应力单个应力对煤体渗透性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应力场对煤体裂隙开度的控制是引起煤体渗透性演化的直接原因,地应力可看作是外部应力通过压缩煤体骨架从而降低煤体裂隙开度;吸附应力则为内部应力,在煤体内部由吸附引起的煤基质膨胀与裂隙的相互力学作用,造成了煤体裂隙开度降低;孔隙压力在原位条件下通过压缩煤基质增加煤体裂隙开度,而在静水压条件下,通过膨胀煤体骨架和压缩煤基质两个方面增加煤体的裂隙开度;煤体最终裂隙状态是上述三部分应力竞争作用结果,符合优势控制原则;由于忽略了孔隙压力通过压缩煤基质而引起煤体渗透性的变化,单纯采用有效应力描述孔隙压力对煤体渗透性的影响与实际情况会存在一定误差;提出了“煤基质桥”概念用以揭示煤体渗透性动态演化的本质,煤体裂隙开度降低,煤体裂隙内“煤基质桥”增加,对裂隙开度的进一步降低会产生阻碍作用,减缓裂隙开度的降低速度;而煤体裂隙开度增加,则会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4)揭示了控制煤体瓦斯渗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煤体渗透性主要受水平方向的力学状态控制(包含煤体水平方向的应力、应变及边界条件),而与竖直方向的力学状态相关性较小;煤体渗透性对静水压条件的敏感性强于原位条件,这也说明了,将原位煤体由位移控制的边界条件向应力控制或自由边界条件转变可有效增加煤体渗透性;原位条件下煤体渗透性对吸附应力及地应力的敏感性较强,而对孔隙压力的敏感性较差,这首先表明了不适宜采用增加孔隙压力的方法对原位煤体实施增透;此外,虽然降低煤体的吸附应力和地应力均可有效增加煤体渗透性,但对于深部煤体,当地应力较大时,不适宜采用降低吸附应力的方法增加煤体渗透性;增大孔隙压力梯度可有效增加气体渗流量,并且在低孔隙压力梯度环境下,孔隙压力梯度对气体渗流的控制作用强于高孔隙压力梯度环境。(5)分别建立了单重应力场、双重应力场及三重应力场条件下的煤体渗透率模型,定量描述了地应力、孔隙压力、吸附应力对煤体渗透率的动态影响规律。(6)分析了煤体瓦斯渗流主控因素对瓦斯抽采的控制作用,揭示了控制煤层瓦斯抽采的主要因素,抽采前期,煤体的渗透率控制了瓦斯抽采;而抽采后期,瓦斯压力梯度是控制瓦斯抽采的主要因素。基于煤体瓦斯渗流主控因素研究成果,结合其对瓦斯抽采的控制作用,提出了“钻-割一体化”+“压-抽交变”高效瓦斯抽采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JCR一区3篇,三区1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该论文有图93幅,表31个,参考文献215篇。
其他文献
学位
摩擦式提升机主要依靠摩擦轮上的摩擦衬垫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进行传动。摩擦力的来源是摩擦衬垫与钢丝绳界面间的动态粘弹性接触变形,摩擦衬垫动态粘弹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摩擦衬垫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继而影响到摩擦式提升机的提升能力、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弧面法测量提升机摩擦衬垫摩擦系数的方法,利用实时原位微观观测的方法,针对摩擦式提升机衬垫与钢丝绳间的动态粘弹性摩擦磨损的问题,开展了静、动
随着能源发展及生态化建设的推进,“能源-生态”平衡发展成为研究重点,煤炭资源开采中,开采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绿色开采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西北煤炭开采中的水资源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是国家、地区、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必须将资源开采、生态资源保护等相结合,建立集覆岩运移与水资源流动为一体的采动覆岩渗流稳定理论体系,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覆岩运移及生态
在过程装备传热表面的腐蚀生垢是影响系统安全和效率运行的主要问题。受循环工质物性参数的影响污垢在传热介质中会在循环系统内造成腐蚀产物及析晶污垢的形核、团聚、沉积、迁徙。而不同腐蚀程度的换热表面在形成腐蚀产物和析晶污垢时,从宏观上表现为腐蚀产物和析晶污垢沉积和剥落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微观上则表现为腐蚀产物和析晶污垢晶体结构形态、垢层致密程度以及传热介质中溶液离子浓度的不同。本文首先结合第一性原理及分子动
近年来涌现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地面近景摄影测量、机载LiDAR及地基三维激光扫描等多种建模技术。各类技术均存在自身的局限性,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三维实景模型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桥梁测量的传统测量方法、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耦合方法,开展了桥梁三维建模方法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两者的技术特点与不足,提出了航道测绘技术创新的建议。
以"列女"故事为题材的汉画像砖、石是汉画像砖、石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尚未对此类汉画像砖、石的取材问题进行梳理与讨论。究其来源,除去少数包含"列女"人物的历史故事外,大部分以"列女"故事为题材的汉画像砖、石大多直接取材于《列女传》。这些"列女"故事类汉画像砖、石受地域与石材的影响多集中分布于山东地区,受当时社会尚节风气的影响,故事类型主要集中于《节义传》。
针对硬岩巷道掘进工作面岩石破碎效率低以及机械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综合运用岩石破碎理论、弹性波动力学理论以及流固耦合理论,并结合数值模拟以及试验研究,开展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破岩性能研究,旨在揭示岩石在自激振荡脉冲射流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探寻自激振荡喷嘴结构参数以及运行参数对截割载荷和机械刀具温度的影响规律,为提高硬岩巷道掘进装备破岩效率提供科学依据。以流体力学为基础,建立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频域相似网络模
随着国内中东部矿井逐渐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高瓦斯含量、低渗透性煤层的动力灾害治理问题日益突出。但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尚无统一的数学模型对深部条件下瓦斯渗流规律进行描述。因此,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手段,对标准煤样中瓦斯渗流规律、煤体力学性能以及钻进过程中煤体的破坏规律进行研究。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煤层瓦斯抽采的双孔双渗耦合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应用到现场实际工程中,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未来人们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理念在当代是受推崇的,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以后还能够考虑到未来人们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和深入实施,城市的更新规划也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城市更新的思路在不断的革新。希望在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发展路程中,这一更新规划措施能够不受到不良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来探讨城市更新规划如何进行。深入了解老城区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