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中国当前医疗体系的实际情况,探索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的症状群,构建肺癌患者姑息治疗的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为医院管理者制定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模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方法1.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症状群的确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4月-2018年8月山东省济南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中接受姑息治疗的住院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测评量表、肺癌特异性症状模块、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中文版(V4.0)、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计分对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含描述性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等。2.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查阅大量文献,基于症状管理理论及不悦症状理论,以一般系统论和护理程序为框架,构建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结果1.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症状群的确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1)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的症状发生率较高的五个症状依次是:乏力(89.6%)、咳嗽(76.5%)、胸闷(76.4%)、咳痰(69.4%)、气短(68.2%)。发生率较低的五个症状依次是:呕吐(11.6%)、咯血(11.8%)、麻木(30.6%)、恶心(41.7%)、便秘(50.0%)。症状严重程度评分较高的症状为乏力(3.00)分、咳嗽(3.00)分,评分较低的症状为恶心(0.00)分、口干(0.00)分、呕吐(0.00)分、麻木(0.00)分和咯血(0.00)分;(2)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症状对生活困扰发生率最高的是情绪(81.3%),发生率最低的是人际交往(34.0%)。症状困扰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是活动(2.00)分、情绪(2.00)分、工作(2.00)分和生活乐趣(2.00)分,评分最低的同样是人际交往(0.00)分;(3)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姑息治疗肺癌患者各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症状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性较高的前五位依次是:恶心与呕吐(r=0.810)、气短与胸闷(r=0.719)、咳嗽与咳痰(r=0.690)、食欲下降与口干(r=0.540)、食欲下降与体重下降(r=0.538);(4)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最终确立6个症状群,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161%。6个症状群分别是:神经相关症状群、感知症状群、心理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症状群的总体得分为(29.00)分,6个症状群得分比较,疲乏相关症状群得分较高,得分为(7.00)分,心理症状群和胃肠道相关症状群得分较低,分别为(3.00)分、(3.00)分;(5)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总均分为(2.07±0.43)分,对比5个维度均分发现,得分较高的维度是生理状况,均分(2.47±0.76)分,得分较低的维度是功能状况(1.33±0.72)分。生存质量与症状群均成负相关关系(P<0.05);(6)非参数检验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负担、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在症状群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2.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的构建(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如下:(1)将药物干预中的二级指标“及时向医生反馈病人用药情况,适度调整用药”修改为“及时向医生反馈病人用药情况”、“监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修改为“动态评价患者用药的依从性”;(2)将非药物干预中的二级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修改为“提高患者的情绪控制能力”、“适当采用按摩理疗的方式进行干预”修改为“物理治疗”;(3)在非药物干预的二级指标中增加“改善影响或加重患者症状体验的环境因素”、“及时合理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4)在质量与改进的二级指标中增加“主管医生评价干预方案”。(2)第二轮专家函询中,各条目赋值均数>2分,变异系数<0.25,未进行修改,作为结论。最终确定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34项;(3)两轮德尔菲法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是88.9%、100%,专家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44、0.869,均大于0.7;专家Kendall系数分别为0.102、0.211,专家协调程度较好,意见集中且具有权威性,说明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结论1.姑息治疗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会伴有多个症状的发生,其中疲乏、咳嗽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处于较低水平。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全面、综合的评估患者的症状,制定合理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症状之间存在两两相关的关系,可以提取六个症状群,分别命名为神经相关症状群、感知症状群、心理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其中疲乏相关症状群得分较高,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症状群的存在与管理,关注疲乏相关症状群的发生与发展,减轻该症状群对患者的影响。3.影响症状群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等。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存在的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4.本研究来源于临床,基于症状管理理论及症状不悦理论构建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的症状群管理实践方案。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患者的症状群干预措施,为制定肺癌患者症状群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