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将身份/认同的研究置于黑人女性对族群生存策略的探索之中,从性别、族裔和民族三个维度阐述她们建构个人身份和集体认同的基本模式、历史轨迹和政治意义。通过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莫里森力图以文学书写探索非裔整体存活的有效策略,营造民族共同未来的光明前景。黑人女性的认同之路始于爱,止于爱,以爱的方式授权自我,用爱的梦想建造未来。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世界文坛中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她的光芒能够洞穿深邃的黑夜,照亮晦暗的角落,指引迷途的路人。1993年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宣布,“由于在她固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中,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授予62岁的莫里森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毋庸质疑,莫里森之所以赢得世界文学奖项的最高荣誉与其自身的辛勤笔耕和独特方式分不开,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她的成功标示出她所代表的美国非裔文学逐渐摆脱非主流的他者地位,跻身于美国文坛、甚至世界文坛的核心地带。由莫里森及其作品触发的研究热潮足以证明这一推断,并展现出族裔文学在当今多元化、差异化的世界格局下打破文化霸权、铸就族裔认同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本论文主要借鉴了文化研究中的问题式研究模式,以核心问题的提出、展开和提升为写作思路,力图在共时和历时的层面上呈现核心问题的动态发展,由小到大的空间维度上拓展核心问题的普适意义。  身份/认同是族裔文学中的关键词,也是贯穿于莫里森8部小说的主旋律。现有评论界较多关注莫里森对黑人文化认同的探求,但未能给予黑人女性人物的身份/认同以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她们的个体身份和集体认同却是文学作品中最易受到扭曲和压制的部分。鉴于此,不少黑人妇女主义者从事着解构黑人女性原型定见、争夺身份表征的形象重塑工作,以此推进消除性别偏见、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莫里森也是致力于这一解放事业中的一员,不仅继承了黑人妇女主义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而且质疑了黑人妇女文学伟大传统中过于理想化、过于简单化的缺陷和局限。同时,她还吸收了黑人女性主义政治理论中的授权思想,通过文学想象建造超越性别、种族和阶级界线的爱的梦想。  在阐述莫里森建构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核心问题时,本论文从性属、族裔和民族三个层次横向地剖析了她们基本的认同方式,历时地追溯了她们动态的发展历程。经横向的剖析,本论文认为,在莫里森的8部小说中,黑人女性人物的性属身份主要以身体认同为基础,或因厌恶身体而成为驯服者,或因压抑身体而成为沉默者,或因珍视身体而成为醒悟者,或因张扬身体而成为逾越者。在这个意义上,身体可被视为丧失或确立个体身份的场所,在这里,男性权力对女性的压制和规训得以展现,黑人女性对身体的体悟、身份的重建也得以实行。尤其是那些逾越者们,她们以爱授权自我,打破了权力机制的枷锁,实践着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种种尝试。爱为黑人女性建构个体身份营造出滋养的“女性空间”,并引导她们向更加广博的人类理想行进。  经纵向的追溯,本论文指出,在非裔美国人发展的不同时空下,黑人女性人物建构个体身份的过程反映了非裔群体铸就族裔认同的历史轨迹。她们的实践和尝试既把族裔认同中的弊病暴露无遗,又为族群的整体存活探索有效策略。南北战争前后,黑人女性的个体身份被界定为物化的财产、客体化的他者。可是,通过母性职能的行使,黑人女性能够以母爱自我授权,以自爱团结姐妹,探索出一条集体战胜奴隶制度遗留的历史创伤的有效途径。人口迁移时期,黑人女性秉承非裔美国人的口头文化传统,凭借音乐发泄积怨、治愈创伤、传递集体记忆、凝聚族裔认同。战后民权时期,在黑人民权运动的潮起潮落中,黑人女性寻找着成就自我的形式,因种种阻力而未能找到释放才能的渠道。然而,她们的尝试却能从失败的角度为反思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和其他黑人运动提供依据,这些仅存于集体记忆、未被“历史”记载的故事“再造”了现实和真相。黑人女性建构个体身份的历史轨迹揭示出,非裔美国人只有摆脱奴隶制度导致的历史创伤,传递非洲“母亲”的集体记忆,加强内部团结,谋求整体发展,才能改善自身的现实处境和社会地位。  经性属身份、族裔认同,黑人女性中的逾越者们谋求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她们从母爱和性爱的层面上获得了自我的超越,相会于滋生博爱和包容他性的“女性空间”,并在女神的指引下建造着天堂和乐园,实践着爱的梦想。虽然这一梦想是一种乌托邦化的意识形态和普适性的人文关怀,但是,它从将来反观现在、从现在回忆过去的逆向思考却能激励包括非裔在内的所有美国人行动起来,从而为正视过去的创伤、改变现有的状况和建造将来的和谐而努力。  为了充分阐述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本论文从以下几个部分着手:  导言系统分析国内外莫里森研究的现状,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黑人妇女主义文学传统以及莫里森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简要阐述论文的创新之处,具体界定关键词身份/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大致描述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主要从女人、黑人和美国人三个维度论述作家莫里森的身份/认同。这三个维度分别代表着莫里森本人的性属身份、族裔认同和民族认同。详细阐述作家本人的身份/认同有利于理解和挖掘其塑造的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历史轨迹和政治意义。本章主要采用影响溯源的历史文化研究方法。  第二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基本形式”主要以身体认同为基础论述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建构及其特征。根据她们对身体的不同认识和评价,黑人女性人物大致被划分为驯服者、沉默、醒悟者和逾越者。在生存的三度空间中,由于资本主义权力机制的存在,她们的身份/认同观念或萌发或磨蚀、或确立或毁灭,呈现出发展的流动性、关联的交互性和建构的片断性等特征。本章主要采用文化研究中的问题式研究模式、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和福柯的权力规训机制等理论和方法,共时性地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黑人女性人物建构身份/认同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以归纳同类范畴下的被考察对象在建构身体认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发展和预示性结果。  第三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历史轨迹”主要论述不同历史时空中黑人女性人物的族裔认同。根据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发展,并结合莫里森小说的历史语境,黑人女性被置于南部重建时期、人口迁移时期和战后民权时期三个重要历史时空。她们身份/认同的建构从特殊的性属视角反映了非裔美国人在以上三个历史时空中的生活处境、精神面貌和斗争情况。而且,黑人女性在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实践为非裔群体的自我授权和维权运动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本章主要采用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历时性地研究特定历史语境中黑人女性本质化的身份/认同所反应的社会问题,以及打破本质的有效尝试。  第四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政治意义”主要论述莫里森尝试着建构黑人女性民族认同的政治意义,即作为美国公民,非裔群体应该如何处理主流与非主流、强势与弱势、中心与边缘等关系问题。以黑人女性为例,莫里森指出,个体层面上,尤其是黑人母亲,在行使性属职能和社区职能的过程中自我授权,不仅建立了自爱的观念,而且将之拓展成他爱,为建立交互式的主体关系奠定基础。社区和族裔层面上,和谐而团结的主体是社区发展和族裔斗争的根本,以爱的方式授权自我,用爱的纽带维系群体,共同实践着爱的梦想。本章主要采用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阐述莫里森建构爱的梦想的政治意义。  结语主要论述爱的梦想的乌托邦实质。莫里森的乌托邦情怀表达出她实现女性价值、改变族裔现状、向往终极家园的渴望。然而,与以往的乌托邦建造者不同,她围绕着这一梦想的实现与否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和大胆的超越,仍然以“女性空间”的些许光亮和点滴爱心引领麻痹的、绝望的世人。
其他文献
1引言rn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以点对多点的信号传送方式为电信运营商提供高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全双工的宽带接人手段,实现用户终端到骨干网的宽带无线接入.实践证明,
本文结合对电信运营商运营发展状况的分析,介绍了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两大体系框架:TMN和NGOSS,分析了TMN体系与NGOSS体系融合的趋势和需要面对的问题.
期刊
随着Internet和其他新型数据传输服务的迅速发展,传输网络承载的业务种类和业务流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传输网络业务重心逐步从语音业务转向数据、图像、多媒体、IP接
本论文旨在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对苏轼论说文如何接受战国纵横风的课题进行考察及分析。全文分七个部分。 首先,从苏轼研究的定量分析谈起,接着通过对历代文人“苏文有战国纵横
1构筑真正融合的接入层网络rn接入网是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用户的多业务需求,并且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最高,而接入层是无法承受多套业务网络叠加的,所以必须首先在接入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留下了各种样式的文献和记载,以作为印证和检讨自身存在的参照,使文明得以传承。  但是,犹如约翰·拉斯金(英)所说:“伟大民族以三部书合成其自传:记载行
论文主要以当代西方自然美学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当代西方自然美学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使之理论化与系统化;同时又以传统美学理论为背景,希图在全面的研究中把握西方
国内钢铁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rn2008年国内钢市整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趋势,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厚;建筑钢材市场继续小幅拉升;板材市场向好,热卷市场全面回升,中板市场小幅上扬;
新媒体发展导致社会信息交互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生代农民工更加便于与城市的交融。然而,他们在利用新媒体实现与城市交融的同时,在参与意识、身份认同、新媒体技术使用等方
本文研究了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学生中的接受情况。 近年来,理论界开始越来越多地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这就意味着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逐渐引起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