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日报》雾霾报道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污染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八大以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雾霾问题才逐渐浮出水面,被公众知悉。本文以《中国日报》的雾霾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在框架理论的视野下,对其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历时两年的相关报道进行梳理和分析,挖掘框架特点。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和观点如下:通过手动查阅和关键词搜索,本论文选取的文本总量为279篇,其主题全部与《中国日报》的雾霾报道相关。在分析新闻文本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报道版面、议题、消息来源、体裁和图片等方面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深层次挖掘《中国日报》在报道雾霾时的主题信息建构特点、框架元素选择特点以及多维度框架特点。探究其作为一份外宣性质的报纸,在报道时突出及遮蔽了哪些内容,在引导受众解读政府政策的同时怀抱对治霾的希望。并结合具体的新闻文本,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新闻文本进行框架把握。本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为介绍选题和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文献综述部分对框架理论相关研究和雾霾报道、环境新闻进行了回顾总结。在个案研究部分,本文选取了4篇较有代表性的报道,运用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分析方法,近距离考察《中国日报》雾霾报道的新闻文本,通过寻找微观层面的框架,笔者发现《中国日报》在对雾霾的报道上以平铺直叙为主,偶尔追求一些趣味性,关注也照顾不同国家、地区间普通民众的情感。同时,由于出版地区和受众的差别,《中国日报》中国版和美国版在风格上也有明显不同。但总体来说,该报语言风格较为平实,行文风格偏向保守。最后一章为总结《中国日报》雾霾报道的问题与策略,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对风险信息缺乏理性分析、深度报道数量缺乏、以及记者的叙事技巧有待加强等。结尾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帕金森(PD)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心理压力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心理压力自评量表对80例PD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心理压力进行评价,应用单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学技术进步引导下,特别是在信息自动化、生物工程、材料技术等高科技的推进下,各种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和高效配置,人类活动以及文化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电化教育手段已逐步遍及各类高校.在这种没有粉笔的课堂上,教师所能操纵的只有键盘和鼠标.如何制作一份高质量的CAI课件,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
本文介绍了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通过爱迪生创新实验班的试点,在课程教学理念的建立,课程体系的整合取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编排调整
当今社会是一个公共事件多发、突发的社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记者,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度、效跟以往有很大不同。作为新闻的基本要素,时、度、效只有被正确地
腾家龙是十堰文坛具有旗帜性影响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在语言上具有冷峻、准确、幽默及诗意化的特点,在叙述上则很好的把握了介入性叙述的"度"并对零度叙述予以拒绝。
倡导创作"冰山理论"的海明威,为何要"画蛇添足"式地解读老人"露出笑容"的原因?"我"主动与老人搭话,却又为何听不懂他的解释?老人"茫然"而又"瞅着我",这看似矛盾的细节为何又
随着能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深入,风力机组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风电机组系统的仿真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整个系统的分析,在发电量的分析以及电网的总能量的分析
在对整个佛教文化的研究中、佛教艺术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一席之地、也是整个佛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艺术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的一个载体、是通过艺术加
古代中国在宗教名山选址过程中表征出宏观尺度下的空间对位和空间控制关系,这种空间观可被概括为“大地理观”。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它在国土空间中的定位中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