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钙质砂场地实用液化判别方法初探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珊瑚礁钙质砂作为南海地区主要的场地填料,广泛应用于该地区的填海造陆中,形成了大量的钙质砂吹填场地。相较于陆源硅质砂,海洋生物成因的钙质砂颗粒形状更不规则,易破碎。钙质砂棱角状的颗粒会使土颗粒间有更大的摩擦和咬合因而增大抗液化能力,然而颗粒破碎显然又会显著地减小其抗液化能力,因此钙质砂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液化变形行为。现有的地基液化评价方法主要基于陆源硅质砂场地的室内试验和震害调查成果建立的,改进或修正现有的基于陆源硅质砂场地的液化判别方法进行海洋钙质砂场地的液化风险分析,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选取典型的钙质砂和硅质砂配置成相同级配的试样,通过单调三轴剪切试验、循环三轴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研究两种砂在物理性质、剪切特性、动力特性、液化特性及贯入阻力等方面的差异,以评价现有陆源硅质砂场地的液化判别方法应用于钙质砂场地的适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钙质砂与硅质砂的排水三轴剪切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调剪切条件下,两种砂的峰值偏应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但钙质砂的增幅更大;相同围压作用下钙质砂表现出更大的内摩擦角,但内摩擦角的量值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变小;剪切过程中两种砂都表现出先剪缩后剪胀的体变规律,但钙质砂的剪胀性随着围压的增大明显减弱。两种砂剪切特性的差异主要来源于钙质砂更不规则的颗粒形状以及剪切过程中发生的颗粒破碎。为进一步研究钙质砂的颗粒破碎特性,对单一级配的钙质砂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的等向固结试验,发现钙质砂的颗粒破碎形式以大颗粒磨损、小颗粒含量增加为主,颗粒破碎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2)开展了钙质砂和硅质砂的不排水循环三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剪切条件下,两种砂的轴向应变发展和孔压累积随着动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快,随着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变慢;相同动应力水平下钙质砂达到初始液化所需要的循环周次明显大于硅质砂。两种砂动力特性的差异主要源于钙质砂更不规则的颗粒形状使得其粒间结构更加稳定,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抗液化能力和抗变形能力。(3)开展了钙质砂与硅质砂的轻型动力触探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砂的贯入阻力随着总贯入深度和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发展规律类似;相同相对密度下钙质砂比硅质砂具有更高的贯入阻力。综合两种砂抗液化能力和贯入阻力的试验结果,指出现有的基于陆源硅质砂场地贯入试验的液化判别方法应用于钙质砂场地偏于保守。
其他文献
高强韧的Mg-Gd-Y-Zn-Zr合金,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交通制造等重点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拓宽高强镁合金的应用,本论文以Mg-Gd-Y-Zn-Zr合金为基础,采用离心制造技术,制备出了高质量的镁合金铸件;通过合适的均匀化处理工艺改善了离心铸造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均匀性;利用不同的挤压工艺制备了高强度的镁合金板材;对挤压开坯合金进行衬板轧制,高效大应变制备镁合金板材;开发了离心铸造+衬板轧
背景:血管重构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它主要包括细胞生长、细胞死亡、细胞迁移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降解四个过程。主动脉壁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和成纤维细胞,其中SMC是构成主动脉壁的主要细胞类型。正常SMC主要为收缩型,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发生表型转换去分化为合成型。合成型SMC主要表现
随着国家对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固定资产的投入不断增加、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工程建设前景依然广阔,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对国有资本进行调整、跨界重组国有资产进行上市,推动证券化国家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共同拥有国家资本、非公共经济,使之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形式。为解决国企体制弊病,利用市场机构对国有资本进行盘活,国企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对处于竞争产业中的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革,推动多元股
近年来,随着5G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运用,广泛部署的无线节点对频谱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有望在实现节点大规模连接的同时,改善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但大量节点存在的“能量空洞”问题仍待解决。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
随着5G高速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大规模使用使得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应用对系统的数据存储规模和访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的出现为高效存储和修改基于树结构的索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由于传统树结构对节点内条目会进行大量迁移,产生的写入开销会导致严重的性能下降与NVM寿命损耗,传统的树索引结构因而无法充分利用NVM的特性。诸如NV-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通过环境介质已经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中国刚刚摆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中国一只脚迈入后工业化信息时代,三种社会形态交叠使得环境问题治理更加复杂。风险已经不再完全来源于自然力,更多来自人类行为,对于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范围,风险呈现出不确定性、可能性、复杂性特征。风险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大河三角洲都面临沉积物入海通量减少的问题。由于流域建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沉积物入海通量大幅度减少,已经导致水下三角洲的冲淤态势转换。长江三角洲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生态作用、水文作用和社会经济效应,因此,对长江三角洲冲淤变化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沉积物活动性是一个研究三角洲冲淤变化比较合适的切入点,定义为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海底表层的沉积物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长度占整体时间的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建筑的建设量不断增多,运营者和设计者开始关注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照料单元既是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服务的基本单元,也是老年人日常休息睡眠的主要空间。因而其建筑声环境同时影响老年人康养生活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目前还鲜有研究涉及。因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6家养老院中的6个照料单元,通过对照料单元中老年人与护理人员的声环境主观评价、照料单元的客观声学参数测量、噪声源行为观测
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受随机风、浪载荷的联合激励,会引起平台和塔架的倾斜运动,使整个机组的空间运行姿态产生显著变化,进而改变不同桨距角下叶片不同径向位置处的相对入流风速,增加发电功率波动,影响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变桨距控制系统作为海上浮式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变桨距控制策略对保持输出功率稳定、延长风电机组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海上浮式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以维持风电机组输出功率
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由于具有水分敏感性、无损性、指纹谱性等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常被用于对生化材料的物性表征以及对人体皮肤的活体实验上。然而,目前对人体皮肤的活体太赫兹实验缺乏科学完善的实验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对皮肤介电模型的拟合上也存在精度欠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太赫兹皮下血糖监测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