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暖区暴雨形成机制的数值试验与诊断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jc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地形复杂多变,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又难以预报。要准确模拟华南地区的降水情况必须考虑地形的影响。本文利用NCEP/NCAR全球客观分析资料,云顶亮温TBB资料以及中尺度模式WRFV3.1.1,对发生在2008年6月5日~7日的华南暖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诊断研究。   分析发现,850hPa低层低涡的形成和维持、200hPa高空急流右后方的辐散场,500hPa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以及高原槽的东移为本次特大暴雨产生提供了天气尺度、次天气尺度的背景场。此外,来自南海的水汽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由于本次暴雨过程发生在云雾山的东南侧,为了了解地形对本次暴雨的影响,设计了一个考虑地形重力波拖曳(GWDO)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和未考虑此方案的控制试验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分析后,得出:模式中考虑了GWDO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较好地模拟出了广东阳江地区强降水的中心和强度,再现了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其演变状况,成功地复制了中尺度低涡的位置及移向,而未考虑此方案的控制试验没能模拟出此次暴雨,其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方面都与实况差别较大;GWDO参数化方案的引入有效地减少了由地形引起的对流层中层纬向风的偏差,比较合理地模拟出了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分析得出地形引起的重力波为本次暴雨提供了中尺度的触发机制,地形重力波的拖曳作用是导致暴雨在阳江附近停滞少动的主要因为。   由地形敏感性试验得出,云雾山地形在降低和按比例缩小后,降水强度都较控制试验大大较弱,降水的中心位置都出现了北移;地形按比例升高后,雨带呈椭圆形分布,降水中心为270mm,但还是较控制试验弱,降水落区与实况较为接近。另外云雾山地形的改变对强降水期间中-γ背风坡低涡的生成与位置有重要影响。   利用WRF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数据,采用HYSPLITv4.9气流三维轨迹模式追踪暴雨中心高低层气流运动轨迹,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中没有偏北冷空气的影响,暖湿气流主要来自于南海。高层辐散先于低层辐合出现,南亚高压的高层辐散可能是本次暴雨过程的一个诱发因为。从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的发展演变和地面降水的关系来看,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地面降水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对示踪暴雨系统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媒体环境的多样化与传播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广告市场已从单一的创意点驱动转向以技术、文化艺术、跨界、社会化创意等元素延伸而成的整合驱动创意。越来越多有年轻心态、
物理模拟具有经济、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强、实验条件易控制等特点。物理模拟通过控制参数研究野外观测的现象并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是大气边界层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利
传统商业向电商转化的过程中,催生了很多的商业模式,像抢购、大促、618等成规模的电商革新,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云计算的冲击,传统企业IT管理者该
1宜麦3号选育过程宜良县种子管理站于2000年在宜良县南羊镇上马房村育种田进行正季杂交,组合为96-23/96-14(亲本均为贵州省兴义市高原生物研究所引进材料)。经过3年正季、夏
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倡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然而,对于现代教学改革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变得十分紧迫。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呢?   一、准备教材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对教材进行灵活筛选,使得教学内容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教材是教师讲课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2、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雾外场观测资料,对2007年12月13日至14日发生在江苏、安徽区域内的一次浓
本文基于TIGGE资料的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英国气象局(UKMO)5个中心全球集合预报模式,对地面要素
本文利用再分析数据集、观测资料以及CCSM4模式资料,进一步对东亚季风环流季节转变与亚太热力场之间的联系及可能机理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选用250hPa两个固定关键区
大气环流及气候预测研究中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是分析两种环流或要素场时间序列间相关特征的基本方法,是大气环流、气候异常相关关系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气候资料的站
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受到教师职业水平的影响,现代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