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C的新型宽带圆极化天线设计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圆极化天线以其独有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天线要具有尺寸小,宽频带,高增益,方向图良好,低成本等特性。在一些空间有限的无线通信设备中,也通常需要天线具有低剖面的结构特性,但同时具备宽带和低剖面的特性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对宽频带和低剖面这两个特性设计了三种圆极化天线,主要内容为:1、设计了一种平面宽带偶极子圆极化天线。天线由一对矩形环路组成。环形片用于形成圆形极化,并在两个矩形环之间加载一对开放的谐振环寄生元件以增加带宽。通过引入巴伦馈电可以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在天线底部添加金属反射器,形成定向辐射。仿真结果表明,-10dB阻抗带宽为43.4%(1.86-2.89GHz),3dB轴向比带宽为41%(1.9-3GHz)。天线在频带的总增益大于9dBi。2、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圆极化偶极子天线,以人工磁导体(AMC)做为反射器。对称偶极子由一对开槽切角矩形贴片构成,通过在矩形贴片上刻蚀L形的槽和矩形切角,延长电流路径在低频段产生谐振点,并产生圆极化辐射。进一步引入了AMC反射器,降低了天线剖面的高度。天线整体尺寸为1.1λ0×?0.95λ0×?0.15λ0,最终仿真得到的阻抗带宽为82.2%(2.25-5.39GHz),轴比带宽为37.3%(3.36-4.9GHz),平均增益为8dBi,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对称且具有很好的定向辐射和很小的后瓣辐射。3、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紧凑型圆极化复合螺旋天线,用于超宽带通信应用。基本结构是两臂复合平面螺旋天线,寄生结构分布在每一个象限以增大低频带宽,复合螺旋天线由阿基米德螺旋天线和正旋加载的螺旋天线构成,由同轴电缆供电。并在四周引入寄生结构增大低频带宽。为了提供单向辐射并降低剖面,用AMC反射器替代金属反射器。提出的天线尺寸为110×110×15mm~3,在1.35-18.2GHz的频率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
其他文献
超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中,被赋予计算功能的小基站由于计算能力受限容易过载,从而影响用户服务质量。另一方面,UDN大量部署小基站扩展系统容量的同时也导致了网络的致密化,数量频繁且不必要的小区切换将会产生额外网络能耗。以上存在的两大网络资源管理问题制约UDN的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中,往往以消极的方
在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 MTC)场景中,基站接收到耦合在一起的信号,如何高效准确的从耦合数据中恢复用户的传输数据成为了难题。由于m MTC中潜在的稀疏特性,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可以用来联合检测上行免调度NOMA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活跃性。目前,基于CS的贪婪类算法因其复杂度低、重构精度高等优势,
大规模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技术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中使用多天线阵列可以数倍地提高网络连接的容量,增加信号的收发路径和频谱效率。Massive MIMO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天线数目变多,导致信道增益矩阵的维度变大。因此,对基站端进行信号检测的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标是实现低复杂度且高性能的
近年来随着信息收集设备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收集难度大大降低。但是数据半结构化甚至无结构化特点易导致样本的维度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维,需要特征选择等算法来解决所带来的维度灾难问题。然而传统的特征选择方法更倾向于选取具有鉴别性的特征,忽略了数据内在的平衡性,无法得到正确结果。因此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急需行而有效的算法从原始数据特征集中选择相关的特征。在许多真实的数据挖掘应用中,如无线传
为了支撑上层自动驾驶功能,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通常安装大量的传感器来获取道路状况,并安装众多应用程序来保障其正常运行。然而,传统的车内网络缺少细粒度的认证单元和各类加密单元,很多应用程序可以过度访问自动驾驶车辆上的敏感数据,造成车辆的隐私泄露。此外,车载相机系统易受到光线影响,在极端环境下感知的准确性有限;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将车辆自组织网络与自动驾驶技术结合,提高自动避障性能,然而保障消息的安
采用主动有源装置如雷达等设备来估计目标的位置属于有源定位的范围,有源定位的一个缺点是很容易受到反辐射打击或电子干扰,使得系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无源定位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无源定位技术相对于有源定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自身不需要发射信号,它是一种直接利用目标发射或反射的信号来获取目标位置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多个位置明确的接收站共同接收目标发射或反射的信号,从中提取出能用来获取目标位置参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也与日俱增。而信息的激增也会带来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虽然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对自己而言无用的信息也随之激增。为了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推荐系统应运而生。在推荐系统技术中,协同过滤算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算法。但协同过滤算法发展至今仍需解决诸如数据稀疏性、冷启动等众多问题。本文针对协同过滤算法的缺陷和现有方法的不足进行深入研究
在面对恶劣环境时,单导航系统性能表现不佳,定位精度有限。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完善,相比单一导航系统,组合导航系统以其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见卫星和提高定位精度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北斗三号系统的最新建成为组合导航系统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然而在组合系统选星场景下,冗余卫星信号的增加却加大了卫星选择的时间和计算成本。因此,本文为改善选星问题,提出基于差分进化的选星算法,利用差分进化的快速搜索能力达到快速选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文本(印刷体或是手写体),比如书籍、支票、广告牌、考试卷,而如何自动地识别图像中的文本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图像中的文本信息对于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如图片检索、无人驾驶、场景理解、即时翻译等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自然场景中的文本检测和识别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大量关注。越来越多的纸质文档通过拍照成像进行识别,且很多文档中手写和印刷体文本混合。因此,本论文除了研究场景
行人重识别任务主要是给定一张行人图像,在一个大型的图片库中去匹配到该行人的另一张图像。近些年来不断涌出的基于深度网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在很多大型数据集上都持续刷新记录。由于现实情况下可能会存在各种遮挡物体,很多用于解决行人重识别任务的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存在很多遮挡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了在遮挡情况下的行人重识别,根据对遮挡数据的不同处理,将分为局部行人重识别和遮挡行人重识别两个子任务分别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