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智能电网线路拓扑辨识与用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分布式能源为智能电网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智能电表与PMUs(phasor measurement units)等智能量测设备的大量部署,为电力供应商提供了海量数据信息,如何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受到广泛的重视。线路拓扑辨识与用户特征提取是智能电网数据分析中的两大重要技术,对于优化运行决策和需求响应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智能电表与PMUs量测数据驱动的线路拓扑辨识和用户特征提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有PMUs量测下的电网线路拓扑辨识问题的方法。针对测量噪声问题,结合拓扑稀疏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再加权?1最小化方法的估计器,并设计了一个可以快速收敛到局部最优点的交替下降次优化求解器。在IEEE-14bus和57-bus基准测试系统上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最小二乘方法,该算法提高了拓扑辨识准确率并降低了线路参数估计的误差。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无PMUs量测下的电网线路拓扑辨识问题的方法。针对电压相角不可测的情况,开发了一种基于剪枝线性回归与迭代牛顿能量球法的线路拓扑辨识方法。利用剪枝线性回归辨识近似值,之后引入能量球函数构建迭代牛顿能量球法进行精确辨识。在IEEE-33bus配电系统上进行了大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线路拓扑辨识方面该方法比牛拉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率以及更强的抗噪性。提出了一种从智能电表功耗数据中提取用户特征的方法。针对人工提取用户特征难的问题,考虑不同特征之间的潜在联系,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跨任务迁移学习用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从一个特征(如退休状态)估计中学到的知识来实现另一个相关特征(如年龄)的估计。在基准的爱尔兰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相比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具有出色的分类精度和更高的训练效率,且潜在的减少了人工标记数据的成本。本文提出的数据驱动的线路拓扑辨识与用户特征提取方法为电力供应商获取准确的网络参数与用户信息,进而优化运行决策与需求响应提供了新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在轨航天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空间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空间攻击能力对于空间碎片清理、对敌探测及打击、维护空间安全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空间目标的检测及跟踪是空间攻击的关键技术,包括远距离可见光小目标检测技术、远距离红外小目标跟踪技术及近距离红外目标变尺度跟踪技术。本文由此展开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针对星敏感器远距离探测时,目标与背景恒星以点目标成像
学位
现代复杂工业过程的故障诊断对于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数据驱动的工业过程故障诊断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界主流的研究方向之一。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数据驱动故障隔离方法,基于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容易受到“污染”效应的影响,即正常变量在故障变量影响下也具有了故障特征,从而影响故障隔离的正确率。另外,在多故障情况下,现有的很多
学位
机械臂的运动规划是一个基本问题,机械臂的任何动作都离不开这一操作。传统的机械臂运动规划方法依赖任务场景的精确数学模型,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在任务场景有所改变时,其控制策略甚至会失效,自适应能力较弱。而近些年来深度强化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机械臂运动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其可以满足通用、智能的实际需求。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械臂运动规划方法及其落地应用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深度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设计
学位
车辆重识别问题是指在不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中检索指定车辆的技术。在识别过程中,不同视角下的车辆外观特征差异大;同时,类似车型的车辆整体外观相似,仅在细节特征上有较大差异。因此,提高识别视角下的车辆预测特征与实际图像特征的一致性,以及提高车辆细节特征的获取能力,对增强跨视角下的车辆识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视角下的车辆图像转换、特征预测,以及车辆的细节辨识特征感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工作
学位
目前机器人工业应用大多依赖于结构化的生产环境,通过人工示教的方法完成一些特定动作,而近年来仓储物流、家庭环境等非结构化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多,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化成为主流发展方向。机器人对接与抓取任务尤为常见与重要,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深入研究机器人对接与抓取技术对推进机器人智能化进程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机械臂任务中常见的对接与抓取任务,研究基于深度视觉的机械臂对接与抓取规划方法
学位
多机器人系统凭借其自组织、可重构、工作空间大、任务适应性强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机器人个体的简单组合不仅无法有效应对协作任务,反而可能因为目标冲突、操作力紊乱或感知与计算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机器人群体合作破裂。因此,研究多机器人协同操作控制算法,对于多机器人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多机器人抓取、搬运和装配等协同操作环节中普遍存在的轨迹跟踪任务和操作力维持任务
学位
在复杂对抗场景中,存在自然云层以及人工诱饵等干扰,单一算法难以实现高机动性目标的稳定跟踪,抗干扰对抗系统需要基于场景类型及目标行为的感知信息综合调度多种算法策略。因此,从复杂干扰场景中获取多维度场景/目标感知信息对于实现系统的稳定检测跟踪至关重要。论文针对复杂干扰场景中场景/目标智能感知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实现战场环境的快速评估,针对传统场景复杂度感知算法特征表示及适用范围具有较强
学位
与传统康复方法相比,机器人辅助疗法人力成本低、康复效率高,气动人工肌肉作为一种具有固有柔顺性、力重比高等优点的驱动器,在以人为中心的康复机器人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实际康复过程中,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可以转化为气动人工肌肉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然而,与电机等传统驱动器相比,气动人工肌肉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时滞特性等缺点,目前这类驱动器的跟踪控制策略存在精度不够高和鲁棒性不强的问题。
学位
为了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运载火箭的设计逐渐往轻质化、大型化发展,导致弹性振动对运载火箭飞行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可忽视。而弹性振动方程的引入又导致火箭控制模型更加复杂,控制器设计难度更高。考虑到弹性模态和刚体姿态在时间尺度上一般存在较大差异,论文将利用奇异摄动理论能够有效处理双时间尺度系统的能力,开展运载火箭弹性抑制和姿态控制研究。首先,论文开展了弹性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运载火箭包含
学位
包括下肢外骨骼、下肢智能假肢、下肢智能矫形器在内的下肢可穿戴机器人能够增强或恢复人体下肢运动能力,在医疗、军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肢运动意图识别是下肢可穿戴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能够帮助机器人理解并顺应使用者的运动意图,提升其舒适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国智能康复设备和国防装备的发展。充分获取并有效融合反映下肢运动意图的多模态传感器信息、同时准确识别下肢运动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