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岳-合川地区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以孔隙型储层为对象部署的井在安岳地区均未获气,而在合川地区取得了较好勘探成效。对于该区须二气藏成藏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该区须二段天然气的富集总体受气源、构造、储层、裂缝等多个因素的控制,但安岳地区与合川地区总体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存在明显差异;油气的运聚历史和后期的调整改造在两个地区也存在异同点。对这种差异开发程度阻碍了对该地区须二气藏客观科学的评价与认识,也给进一步的勘探开发部署带来了较大困难。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曲线、X衍射、地震解释、成像测井等手段对比研究了安岳和合川地区基本地质特征,安岳地区须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石岩屑砂岩次之。合川须二储集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次之。安岳和合川地区须二段均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合川比安岳孔渗相关性好。安岳地区须二段Ⅲ、Ⅳ类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Ⅰ、Ⅱ类储层以粒间孔为主,合川地区须二段储层以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安岳须二段岩芯见裂缝较少,且多为中小缝,可分为构造缝和层间缝两类。合川须二段裂缝主要有高角度缝,次为水平缝,裂缝规模不大。通过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对等指标对烃源岩进行评价,通过天然气及其碳同位素特征进行气源对比,通过构造特征结合实钻井资料分析确定圈闭类型,综合烃源岩演化、油气充注期次、天然气运移特征等特征分析,建立了须二段天然气成藏模式,恢复了气藏的成藏过程。安岳和合川须家河组烃源岩的生烃过程整体上具有相似性,在早-中侏罗世开始进入生烃门限,早白垩世达到生烃高峰,在晚白垩世以生成凝析油和凝析气为主,白垩纪末期至今为构造隆升阶段。通过对储层地质特征和成藏机理的研究,揭示了安岳-合川地区天然气的富集规律。安岳地区天然气富集规律:(1)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单层厚度大,为天然气富集区;(2)裂缝发育区天然气富集;(3)优质源-储有效叠置区油气富集;(4)储层厚度大、储能高的区域天然气相对富集。合川地区天然气富集规律:(1)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形成良好储层提供了基础,致使天然气富集;(2)一定厚度的“高孔隙”储集砂岩使得天然气富集;(3)裂缝是促成天然气富集高产的重要条件。通过天然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确定了安岳-合川地区有利勘探目标。安岳地区须二段优选出6个有利区域,其中岳6井~岳101-67-X2井以北的区域符合天然气富集规律且现阶段开发程度较低,可做为勘探重点区域。合川1井区-潼南地区须二段须二1~须二3亚段须二段Ⅲ类储层各优选出2~3个有利勘探区,如合川6井~合川001-10~合川001-8~合川001-28区域符合天然气富集规律可做为勘探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