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美观及实用性进一步扩大了可携带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而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促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但商业化二次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安全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而安全隐患的根源在于碳酸酯类有机溶剂的液态电解液。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结合了液态电解质的高离子电导率和固态电解质高安全性而被广泛关注及研究。然而,已报道用于锂离子电池GPE,在安全性、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界面稳定性方面还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改善。  针对目前GPE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制备系列新型GPE,以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水平。利用聚合物单体的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能为聚合物提供良好的吸收液体电解质的能力、丙烯酸丁酯(BA)能提供聚合物机械强度及增强正负极材料之间粘结性的功能,乳液聚合法合成二元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P(MMA-co-BA))。通过涂布法将此共聚物涂覆在聚烯烃(PE)隔膜上,制备了聚烯烃支撑的多孔聚合物电解质膜,然后浸泡在电解液中得到GPE。为了提高GPE的离子电导率,在已经制备的P(MMA-co-BA)聚合物基质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进一步制备PE支撑P(MMA-co-BA)/SiO2复合GPE。为了进一步改善P(MMA-co-BA)为基质GPE的锂离子电导率,根据丙烯腈(AN)能减少共聚物的脆性功能、苯乙烯(St)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的特点,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四元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P(MMA-BA-St-AN),并制备对应聚合物膜及GPE。得到的结论如下:  (1)用不同比例的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用乳液聚合法合成P(MMA-co-BA)共聚物,并以此共聚物制备了聚烯烃(PE)支撑的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吸液率测量、电化学阻抗谱(EIS)、线性电位扫描(LSV)和电池充放电实验等方法对制备得到的聚合物、聚合物膜及对应的GPE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单体MMA和BA的质量比为6∶1时,PE支撑的聚合物膜吸液率达到140%、热稳定性高达300℃、得到GPE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为1.23×10-3 S.cm-1、电化学氧化分解电位为5.0 V(vs.Li/Li+)、界面稳定性良好,使用该GPE制备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循环稳定性能。  (2)在P(MMA-co-BA)聚合物基质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制备PE支撑P(MMA-co-BA)/SiO2复合GPE并研究其性质。用吸液率测试、机械强度测试、SEM、XRD、 TG、LSV、 EIS和电池充放电实验等方法表征P(MMA-co-BA)/SiO2聚合物膜及对应GPE的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后,明显提高了P(MMA-co-BA)为基体GPE的性能。添加5wt.%纳米SiO2的聚合物膜热稳定性从300℃提高到320℃;相对应GPE的锂离子电导率从1.23×10-3 S.cm-1提高到2.26×10-3 S.cm-1、电化学氧化分解电位从5.0 V提高到5.6 V(vs.Li/Li+);将GPE应用于富锂正极组成的锂离子扣式电池后,在3.5 V~5.0 V高压范围内循环50圈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2.8%,而使用液态电解液只有66.9%的保持率。  (3)为了进一步提高GPE的锂离子电导率,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四元共聚物聚P(MMA-BA-St-AN),用相转移法制备聚合物膜,将聚合物膜浸泡到电解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GPE。用FTIR、SEM、TG、LSV、EIS、吸液率测量、机械强度分析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聚合物、聚合物膜及对应GPE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是通过打开各自单体的C=C双键完成,聚合物膜热稳定温度高达330℃,GPE的氧化分解电位达到5.1 V(vs.Li/Li+)、室温离子电导率为3.12×10-3S.cm-1,将该GPE应用于LiNi0.5Mn1.5O4为正极的聚合物锂离子扣式电池后,分别使用25℃和55℃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在3.0 V~4.9 V高压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其他文献
本论文借助双螺杆,使用反应型植物油增容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ESO),蓖麻油(CO),桐油酸酐(TOA),环氧腰果酚壳油(Epicard)等功能化柔性植物油对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并通过
纳米材料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性能的独特性,使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新型材料代表它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生活。研究发现镍及其化合物因其在电化学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广泛用于电极材料,不但可以提高电极的充放电密度,而且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这对电化学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目前对镍及其化合物或者掺杂镍基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有侧重其在电池中的应用、也有侧重于催化机理的探索。这些研究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
学位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水污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化学处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方法共同的缺点是耗能高、效率低、处理周期长、二次污染严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既环保节能又环境友好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研究的过程中,光催化技术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普遍
浪漫的5月,大连首届婚恋节之大连金牌婚礼主持人广播电视大赛在大连电视台文体频道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这场大赛历时一个半月,吸引了大连近400名婚礼主持人报名,在全城引发
学位
本论文基于有机聚合物的一些基本观点,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窄带隙宽吸收共轭聚合物分子,并分别以它们为活性层材料,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并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征,具体包括:(1)首次合成了一种二维噻吩[2,3-f]苯并呋喃TBFT供体单元,通过Stille偶联聚合而成一种窄带隙共轭聚合物(PTBFTDTBT)。合成的共聚物PTBFTDTBT成膜性能好,在氯仿,四氢呋喃和氯苯等常用一的有机溶剂
在众多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中,n型半导体Fe203的禁带宽度为2.1eV左右,可吸收利用太阳能光谱中大部分的可见光。除此之外,对环境无污染、无毒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性能稳定,而且价格低廉、原料丰富,是非常理想的半导体催化剂,在光催化、光电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拥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在碳钢片基底上,分别制备出微米棒和纳米线状Zn掺杂的Fe2O3/Fe3O4薄膜。运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薄膜在可见光
以铜(II)-L-精氨酸为手性配体,采用配体交换手区带电泳法实现了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考察了缓冲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L-精氨酸与铜(II)的摩尔比以及铜(II)和L-精氨酸的浓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又称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一类能检测石英晶体表面低至 纳克质量变化传感器.QCM除用于分析测定外,更是研究界面化学过程的有用工具.传统QCM由AT切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