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的结构和演变:2005年6月广东暴雨的个例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6月20-21日一个活动在锋前暖区的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ConvectiveComplex,MCC)为广东地区带来一次大范围的暴雨降水过程。天气学分析表明,从北部湾指向广西东部的低空急流核前方的水汽通量辐合对其初始的发展加强是紧要的,此外,在常规天气图上并无发现有明显的天气系统与此MCC相对应。本文利用MM5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与此MCC相联系的大尺度背景场和降雨分布,利用高分辨的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成熟阶段的MCC的中—β尺度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MCC的发展加强过程中,其内的中-β对流中心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更替过程,伴随着中-β尺度对流中心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正涡度中心由对流层的下部向中上部伸展,形成高达300mb附近的下宽上窄的强涡柱;在成熟阶段,沿系统移动方向上的对流层中部的涡度场呈正负相间、宽约50km且与对流带近于平行的带状分布。(2)MCC的海平面气压场呈跷跷板型的中尺度扰动,即由前置中低压和后置中高压组成,最强的对流带位于中低压和中高压之问的过渡区内。(3)成熟阶段MCC的中-β尺度环流特征主要包括:强对流区内是一支近于垂直的深厚的对流尺度的上升流,紧接在其后方的对流层下部有一支对流尺度的下沉气流;系统前部深厚的入流,其中较强的两支入流分别出现在900mb和300mb高度附近;层状降雨区内有中尺度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二者的分界线与融解层高度基本吻合;对流层下(上)部强大的水平辐合(散)流,其中最大的水平辐合(散)出现在900mb(200mb)。
其他文献
利用P-集合与P-推理,给出P-信息的属性合取扩展-属性合取收缩概念、特征、定理;属性合取扩展-属性合取收缩是P-集合的一个重要应用特性。利用内P-推理与属性合取扩展,给出内P
利用中国北方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的高度场,风场,垂直速度资料,根据桑斯威特公式计算了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并定义湿润指
我原在广州军区宣传部工作。1962年11月初,部队刚刚传达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领导上找我谈话,通知我调到陶铸办公室当秘书,并立即去报到。从军队转到地方,这对我是一次很
本文利用ECMWF和NCEP(1958-1999年)两套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的OLR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小波分析等诊断方法研究了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前期因子,在此基
肇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近40年。据我们的观察研究,在这40年中大概经历了三个创业时代。  中国的创业1.0时代(1978年-1998年左右),其实还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因为改革开放政策解开了人们身上多年的束缚,40后、50后、60后这几个消费主力群体一起呈现出全面的爆炸式的消费诉求,当时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种巨大的填补空白式的消费增长点燃了一
本文采用1951年1月-2010年12月共60年的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数据,计算不同经度、纬度的经向和纬向质量流函数,表征大气垂直环流。从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尺度,分析和讨论了热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了。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旱灾是影响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近50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干旱日趋严重,而
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波列空间扰动模态及年际变化时间尺度特征,讨论了亚洲急流、上游阻塞活动以及北大西洋海温与“丝绸之路”波列年际变化的关联。“丝绸之路”波列三个
在东海黑潮和湾流的暖水与陆架冷水之间形成显著的海表面温度锋,简称海洋锋。强海洋锋对海洋大气边界层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再分析资料,研究东
  本文在综合分析西北东部气候变化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探讨了西北东部异常气温、异常降水、极端降水事件的特征;异常冷暖、异常旱涝、极端降水事件区域面积的变化特征;对西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