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钾素变化与非交换态钾总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有关土壤钾素评价的研究工作,形成和发展了多种土壤有效钾的测定方法。但这一领域中仍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其一是,如何准确定量测定土壤有效钾素的变化值;其二是,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有效钾总量即有效钾库容量的定量评估问题。本文利用室内培养实验和作物耗竭土壤,在已有的四苯硼钠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提取条件,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了可以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定量测定方法和作为土壤有效钾库容量主体的非交换态钾总量的测定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以多种土壤外源钾变化的回收率和长期定位试验耗竭土壤的钾变化值为依据,并考虑测定值受干扰因子的影响效应,最终确定的土壤钟素变化的定量测定方法为:取0.500 g土样,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3 ml四苯硼钠提取剂(1.7mol L-1 NaCl+0.25 mol L-1NaBPh4+0.01 mol L-1 EDTA),25℃振荡提取24 h。当土壤钾素因施肥或耗竭发生变化后,用该方法提取变化前后的土壤,其差值能较准确地反应土壤钾素的实际变化值。   利用四苯硼钠提取方法对多种土壤中的非交换态钾进行长时间提取的结果表明,土壤中可释放的非交换态钾总量是有限的,其最大提取量不因增加提取温度和进一步延长提取时间而改变。利用四苯硼钠25℃连续振荡提取20 d以上或45℃连续振荡提取10 d以上的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土壤中非交换态钾的总量。   用土壤有效钾库总容量的指标—土壤非交换态钾总量测定方法调查了我国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中非交换态钾总量的情况。多个长期定位试验作物耗竭土壤钾素耗竭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施钾时,我国一些土壤每年的有效钾耗竭量可达15-40 mg kg-1,远高于常规测钾方法如速效钾和缓效钾反应的土壤钾素下降值。运用常规土壤测钾方法反应的土壤钾素肥力变化来评价土壤钾素肥力的变化会大大低估目前我国农田钾素的耗竭速度。新的土壤测钾方法将有利于人们对我国农田土壤钾素的耗竭速率进行正确地评估。
其他文献
长江三角洲日益成为中国高强度经济开发地区,工农业产值居全国之首,由此所伴随的人类高强度经济活动下土壤质量变化已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该文以经济发达的太湖地区吴县市及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各方面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渐渐变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加上城市里各种噪声、喧闹、空气污染等客观问题的存在,能够回归大自然、享
本文以占我国土地面积约21%的红壤和环境优先污染物五氯苯酚(PCP)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红壤中痕量PCP的测定方法.通过对红壤的理化性质及环境条件的调节,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红壤中P
水稻旱种是水稻生产中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旱种条件下土壤对磷的固定增加而降低其有效性.为此,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采用相对集中施用磷肥的方法如条施、深施等来提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化学分析、吸附反应、生物诊断和田间试验四个步骤,首次系统研究了四川棕紫泥土上三个台位土壤中养分的丰缺状况.针对原系统研究法的盆栽试验中
本研究以吉烟9号、龙江911、JY-02-03三个品种为试材,探究不同移栽期与品种对烤烟早花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表现上,三个品种在不同移栽期均发生了早花
磷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的磷素。在土壤中,大部分磷主要以难溶的无机磷和有机磷形式存在。不同小麦品种利用土壤磷存在差异,然而引起差异的生理特性还不完全清楚。本项研究根据单株幼苗累积磷差异,从45个河南小麦品种中筛选出磷累积量高(白麦王子、豫麦58、豫农416和济麦22)和低的品种(中育5号、郑麦9023、郑麦004和石麦12),通过模拟大田试验,探讨单株幼苗磷累积量高与低的品种间幼苗利用土壤磷
该文针对冀西北高原土壤肥力是制约该区农业持续发的关键因子,及国内外对高寒半干旱栗钙土区土壤肥力指标选择与综合评价尚未深入研究的客观实际,采取野外调研、大田长期定位
硫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缺硫土壤上施用硫肥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黑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中国肥力较高的土壤之一,近年来出
有机碳的稳定性是评价土壤碳库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明确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本文研究了总有机碳(TOC)、稳定性有机碳(StOC)、矿物保护态有机碳(MOC)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