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科研学者发现,具有极高能量密度(2600 Wh/kg)和理论比容量(1675m Ah/g)的锂硫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能量存储系统之一。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仍受到诸多困难的阻碍,其中包含活性物质硫较差的导电性,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PS)的穿梭效应以及硫锂化过程的体积膨胀。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从锂硫电池正极载体材料的改性以及夹层材料的设计出发,采用喷雾干燥法,自然沉降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多功能沸石咪唑酯骨架-67(ZIF67)、石墨烯、碳纳米纤维(CNF)复合材料(CZ@r)和钴掺杂碳纳米纤维(Co-CNF@CF)夹层材料,研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能。探究不同载硫量对于正极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锂硫电池的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1)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ZIF67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获得含碳纤维的红毛丹状CZ@r载体材料,再经过高温处理后形成负载Co纳米颗粒/多级孔径的微球结构,还原后的石墨烯和丰富的碳纤维协同作用保证了CZ@r材料的结构稳定,极大地提高电极了的循环寿命和导电性能,丰富的Co、N元素掺杂增强了载体材料的吸附能力,有效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223.0 m Ah/g的放电比容量。(2)研究了硫的载量对S-CZ@r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负载活性物质和载体材料质量比为1:3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100次循环之后,其放电比容量稳定在967.5 m Ah/g。(3)选用ZIF67和碳纤维为前驱体,采用自然沉降法合成了ZIF67@CF夹层,以ZIF67@CF为模板,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纤维与Co、N共掺杂的Co-CNF@CF夹层材料。Co、N的存在可固定兼吸附电解液中的多硫化锂,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对比分析几种夹层材料的性能,结果显示,Co-CNF@CF夹层材料所得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0.2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268.2 m Ah/g,100次循环之后的库伦效率保持在100%。
其他文献
关于图论的研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736年Euler就用图论方法解决了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而在十九世纪中叶,四色猜想被提出后,图的染色问题成为图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百多年以来,四色猜想一直引领着图论的发展,直到1976年,Appel和Haken两人借助计算机证明了该猜想,至此四色猜想变成四色定理.随着对四色定理的深入研究,图的染色理论进入了迅猛发展期.图的染色理论在计算机理论
学位
电动汽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以磁共振的方式将电源的电能传送到副边侧,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有效避免了传统有线充电方式的接口设计、场地限制等缺点,提升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拓扑结构、工作频率及负载等因素对系统的传输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为了实现
散体围岩由于自身结构松散,强度较低,易受外界扰动而失去承载力。而对于散体围岩隧道进行系统锚杆注浆支护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钻孔难,对围岩扰动大,注浆质量难以保证,增加施工工序,滞后支护成环等原因导致拱顶沉降加大甚至坍塌等问题。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在软弱围岩中应取消系统锚杆,加强锁脚锚杆支护。因此本文以松山隧道200m埋深散体围岩隧道为背景,对公路隧道散体围岩中系统锚杆与锁脚锚杆布置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与直流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将电能稳定储存与传输已成为当今电工技术领域发展热点。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DC-DC变换器以其稳定性高、功率密度大和控制灵活等特点逐渐成为不同等级直流母线之间和直流母线与储能装置之间的重要的电能变换装置。为减小损耗,提高DAB变换器工作效率,需要进行损耗模型研究与效率分析,本文以双重移相调制方案为基础,对DAB变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疲劳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也成为引起身体疾病和各种事故的重要原因。如何快速有效检测出人体的疲劳状态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防止由疲劳造成损失的重要环节。传统疲劳检测是基于心电(ECG)信号进行的,需长期佩戴电极,难以满足日常疲劳检测的要求。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地无束缚疲劳检测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疲劳检测和心率变异性(HRV)基础上,提
印染废水排放量大,是当前最主要水体污染之一,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排放导致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围绕石墨相氮化碳改性、协同过碳酸钠方面降解印染废水进行试验研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尿素为前驱体,磷酸氢二胺为磷源,通过热缩聚法、热剥离法制备出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PS-C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的表面及结构进行表征。在
在现代公路建设中,由于隧道具有缩短线路里程、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山岭地区被大量采用。在隧道施工期间,监控量测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和质量保障工作。研究公路隧道施工期间的围岩变形,对于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意义重大。目前,由于监测仪器的局限性,隧道监测精度通常难以达到相关规范要求;隧道监控量测相关规范中只有变形监测的控制值,没有明确给出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的变形预警值,不利于隧道施工安全性
在新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强国、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旨在指导各省市开展新一轮数字交通规划和建设。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数字政府"改革的新要求,总结"十三五"数字交通建设存在的不足,围绕"数据链"主线,构建全要素、全方式、全周期的数字交通体系,提出新时期数字交通的4大转型原则、321转型策略、7大转型建议,以促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空气污染现象。因此,准确而高效的找出污染源头,达到从根源上治理污染问题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大气污染定位方法大都依赖于气体浓度衰减模型,该模型要求在理想化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因此无法避免温度、风速以及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基于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社区分析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SNA-APSL),为了提高算法对现实污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