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微型能量收集器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式微型能量收集器是未来取代传统电池的一种新型器件,近几年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利用压电效应工作的能量收集器,具有更高的电能输出。当外部激励为声能时,可以方便安全地进行能量传输。压电式微型能量收集器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即将用于医疗植入设备、环境监测等领域,但是仍然有很多性能上的不足亟待解决,如能量转换率偏低,能量收集方向单一以及工作频带窄等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压电式微型能量收集器的研究背景,在以声能作为能量源的基础上,针对是否包含腔体以及腔体的类型不同进行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以声能作为能量源的压电式微型能量收集器相比于传统能量收集器件的优势,分析当前能量收集器距离实际应用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2)根据压电式微型能量收集器的声电理论,首先,研究了压电基础理论,然后对声能放大进行分析,利用电力声类比的方法,得到压电薄膜上的外部激励表达式。接着利用集总参数模型和分布式参数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输出电压表达式。根据声压放大和声电转换的耦合理论可以分析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谐振频率等各项性能。(3)在亥姆霍兹谐振腔的基础结构上提出了一种四分之一球形的结构。使用集总参数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将数值计算和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对比,其在声谐振频率处可以将声压放大43倍。仿真结果显示,在40.6k Hz时,它的最大输出电压约为28m V。它的频带和功率密度分别约为470Hz和12.7(?)Wcm-2。相比于之前结构,其谐振频带和输出功率密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4)在四分之一球形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方向型能量收集器。相比于四分之一球形结构,它可以同时收集六个方向上的声能。采用分布式参数模型计算以及仿真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能量收集器的声压放大倍数约为51,在谐振频率3.5*10~4Hz处的最大输出电压为70.95m V,最大输出功率为0.45μW。有效带宽约为700Hz,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23%,相比四分之一球形结构分别提高了79.2%和800%,在关键参数上有了进一步的显著提升。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压电能量收集器的一系列固有问题,设计了一种四分之一球形亥姆霍兹谐振腔能量收集器和一种全方向型亥姆霍兹谐振腔能量收集器,并开展了数值计算和理论仿真研究。最终结果表明,他们在能量收集的方向性、能量转换效率、输出谐振频带相比于传统器件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他文献
微弱信号的测量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海洋探测、半导体测量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这些领域中,待测源很可能为高阻抗,因此待测源的电压信号十分微弱,为了减小检测难度,在检测信号前,需要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但是电路中的噪声以及失调往往直接影响待测的微弱信号质量,必须采取措施抑制甚至消除电路中的噪声以及失调,即微弱信号放大器在具备放大增益的同时必须具备低噪声的特点。由于微弱信号放大电路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
超连续谱是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具有光谱宽、稳定性和相干性好等特点,因此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报道的超连续谱大多是不能调谐或无法精确控制调谐范围,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产生可调谐超连续谱的方法,以高非线性三硒化二砷(As2Se3)作为纤芯、以温敏材料甲苯填充包层的悬吊芯微结构光纤,在甲苯临界温度-90~110℃范围内产生温控可调谐超连续谱,在物质探测、光谱学和环境分析
与卫星通信和地面蜂窝通信相比,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通信具有易于部署控制,组网方式灵活,成本适中等优点,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是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主要针对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提出了无线传输策略方案,并进一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为未来无人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案。论文的
半导体激光器凭借着其体积小,集成度高,调制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成为了现代光通信网络以及光子集成电路中重要的元器件。由于光纤传输具有大带宽与低损耗的特点,利用双波长激光器拍频产生微波信号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此外,利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制作的激光雷达系统可以用于高精度的测速测距。这些因素使得双波长半导体激光器拥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双波长半导体而言,降低其制作难度,生产成本,提高
量子信息科学发展至今已经完美的将量子力学原理融入进信息科学中,通过量子的方式可以解决经典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光子作为一种传输速度最快、与环境耦合性最弱的一种粒子,常常被用来当做量子态的载体。通过量子态编码传输信息,是量子通信任务中常常用的手段,本文主要讨论了几种常见的量子通信任务。本文首先简介了量子信息的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交代了量子通信任务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章主要介绍光量子通信任务涉及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飞速发展,海量的机器类通信设备(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Device,MTCD)开始出现在通信网络中。MTCD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独特的通信特点给传统的蜂窝网络架构和资源管理方法带来了很多挑战,包括网络拥塞、频谱资源不足和MTCD自身资源受限等。针对这些挑战,本文对机器类通信场景下的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速和大容量信息传送需求使得光电片上集成成为信息领域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光源集成在芯片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诸多方面,包括器件的大小、器件与器件之间的耦合效率、器件产生的信号特性等。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做出相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另外,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有3.4e V的禁带宽度,属于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产生蓝紫光的独特优
在通信领域内,由于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光纤通信中的核心器件之一。许多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激光器在光通信、照明、光电传感及光存储等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氮化镓(GaN)基半导体激光器,由于GaN具有很多硅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具有高效率、高亮度、高稳定性等诸多优点,是高频、高压、高温和大功率应用的优良半导体材料,所以由GaN基材料制备的半导体激光器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本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际工程需求,微波器件逐渐小型化,集成化,尺寸已经达到了纳米级,而器件越小,其对于温度的敏感度就越高,因此电磁热效应对于此类微波器件的性能影响就越为显著。随着微波电路日益复杂,传统的计算电磁学数值算法的求解效率和精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分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一种以有限元算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为基础,结合区域分解
锂离子电池因自放电低、循环使用性高、容量高等特点得以商业化应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储能系统都需要锂离子电池。然而地壳中的锂矿产含量(0.0065%)非常低,并且锂枝晶生长问题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钠离子电池由于钠储量丰富(2.83%)、高充放电速率和无安全隐患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然而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非常匮乏。二维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在能源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