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而另一方面,学生教育质量下降,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过度教育或者说教育质量低下已经违背了国家倡导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大学生面临就业与职业发展双重压力的背景下,就业能力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展开研究。为了更好的能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剖析构建,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相接轨,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组成,建立就业能力模型,并为高校就业能力的培养措施和开发路径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此,本研究首先采用开放式的问卷,对企业人员、人才交流中心和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在校学生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访谈,来提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方面行为、心理特征,经过专家进一步确认,并在参阅、借鉴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通过编制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形成包含35项指标的正式量表,建立就业能力因子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因子模型能否得到别的样本的支持,主要考察“交叉效度”,利用结构方程线性建模技术,建立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模型的各个拟合值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最终获得包括六个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社会适应品质、实践执行能力、人际处理能力、智慧胜任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开放性问卷的深入归纳与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性的问题,并且高校在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认知问题上与企业存在不一致。因此,本研究主要选取从高校的视角出发剖析差异性的原因,并且提出,作为就业能力培养主体的高校应该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机制,克服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完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开发路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模型的构建,既一定程度丰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也对高校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评价等方面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值得以后的继续努力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