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切削稳定性的新型高速立铣刀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切削作为制造业中的一种重要共性基础技术,因其具有提高生产率和加工精度、降低切削力和能耗、简化工艺流程、缩短生产周期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高速切削刀具技术性强,而国内高速切削刀具技术在刀具基体和涂层材料的研发、刀具制造工艺技术、刀具安全技术、刀具应用技术以及高速切削机理的基础共性研究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自主研发能力弱,导致我国高速切削刀具大部分依赖进口。本文以提高高速铣削稳定性为目标,通过理论研究、数值仿真以及试验研究等手段,对高速铣削过程中的动态切削力、切削颤振、铣削稳定性以及不等齿距动平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型不等齿距高速立铣刀结构设计的思路,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高速铣削颤振机理与切削力进行了研究。研究高速铣削被加工表面颤振振纹,通过测量振纹间距以及分析切削力信号两种方法计算颤振频率,结果表明两者是一致的。根据该结论,基于加工表面轮廓为刀具切削刃运动形成的映射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高速铣削颤振的新方法,并设计了快速落刀实验装置。基于微刃瞬时刚性力模型,建立了高速铣削过程的静、动态切削力模型。(2)对等齿距与不等齿距立铣刀的切削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切削力模型和动力学微分方程,求解出铣削稳定域的极限切深和极限转速,为绘制切削稳定性极限图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分析等齿距与不等齿距铣刀结构特点及铣削力频谱的差异,揭示不等齿距铣刀抑制颤振的本质原因是通过不等的齿间夹角,改变延时时间及颤振产生的条件,使振动频谱更加分散。通过仿真和试验手段,研究等齿距和不等齿距铣刀高速切削时的稳定性,以及齿距差角对不等齿距铣刀切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齿距差角可以提高不等齿距铣刀的切削稳定域,有效抑制铣刀高频振动。(3)对不等齿距铣刀的动平衡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刀具结构参数对其动不平衡的影响。基于动平衡的基本理论和铣刀容屑槽的几何特点,建立了不等齿距三刃高速立铣刀质量偏心和不平衡量的数学模型。在三维造型软件UG中建立铣刀对应的三维实体模型,计算出铣刀的质量偏心,并通过刀具动平衡测量仪测量铣刀的不平衡量。通过实验验证了质量偏心和不平衡量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新型高速立铣刀质量偏心和动不平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刀具刃长和螺旋角对质量偏心和动不平衡的影响最大,且其变化规律具有周期性。(4)从抗振性方面对等齿距与不等齿距铣刀切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基于抗振和动平衡综合性能,提出了不等齿距高速立铣刀结构设计思路。针对铝合金高速铣削工况,以新型不等齿距高速立铣刀和普通高速立铣刀为对比刀具,开展切削力和切削振动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切削参数和不平衡量相同时,新型不等齿距高速立铣刀能够有效抑制切削振动,可提高刀具抗崩缺性能,特别是在小切深、大切宽高速铣削和薄壁件高速铣削两种工况下,其抗振性能更好。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达妮卡·塞莱斯科维奇和玛丽亚娜·勒代雷共同提出释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口译的目的是传递意义、感情和态度,消除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以达到相互理解的
普罗科菲耶夫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苏联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追求宽广的旋律线条和调性体系的复杂扩大化,由此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思路和独树一帜的创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形成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逐渐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至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备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
从选址、布局、宅院建筑以及村落植物等方面对海南传统乡村——美社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美社村传统和谐的人居环境,并利用SWMM模型分析了其关键空间,模拟了美社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属于症状学范畴,以下腰部、腰骶部、骶髂关节、臀部或者腿部疼痛为特征性表现。研究表明成人中约60%~80%在其一生中曾患过LBP
转型经济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催化剂。而政府补贴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在推动经济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能源短
高强度抗震钢筋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本文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四种Nb-V不同微合金化500MPa高强度钢筋在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
在总结分析1998年云龙湖水库水体理化指标和初级生产力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综合评价了云龙湖水库的水质和初级生产力状况。从总氮、总磷、初级生产力等指标判定,该水
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促进城市建设进程的同时,也为配网的建设与运行维护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各地用电需求的不断上升、用电规模的持续扩大,对配网的规划与建设提出
随着国际社会在全球化和民族化两个看似对立的方向上不断前行,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标志在传播学的意义上被广泛探讨。关注体育现象的学者们则试图对大量的既有事件进行文化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