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交流的迅速发展,置身其中的emoji也正风靡全球。Emoji是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图像表意文字,这些表意文字目前已经涵盖表情、人物、食物、交通、动物、符号、旗帜、地点等多类生活事物,然而大多数人在网络交流中主要使用小黄脸emoji用来表征多种情绪和情感。Emoji不仅是一种表意图像,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诸如文字、标志、手势、语气等多模态语言中的一种图像语言。目前全球视觉语言emoji的发展已延伸到设计开发、娱乐应用、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它的广泛传播和大量使用并非偶然,而是人类网络社交需求的必然产物,对emoji的认知是基于人类在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情感。Emoji的优势在于即使网络交流的双方不能面对面地交流,但仍能形象直观地传递和理解彼此的情绪和情感态度。交流双方是通过图像emoji所突显的情感生理特征或者物体特征对其进行概念化,获得情感意义,这种认知方式是图像指代抽象情感,即图像转喻。因此,比起纯文字交流,简单直观的emoji给网络交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灵活,让语言的表达变得更加生动。Emoji的广泛应用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他们从emoji的社交功能,emoji的语义阐释,emoji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到目前为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emoji进行解释的少之又少。鉴于此,为了对emoji的认知机制做出合理的本质阐释,拓宽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本研究主要以QQ,微信输入法中的emoji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理论出发,拟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Emoji转喻概念化的特征有哪些以及它的转喻概念化过程是是如何进行的?(2)Emoji转喻概念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Emoji的大量使用对文字语言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本研究提出的三个问题,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借鉴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借助网络中emoji的相关调查报告、文章、以及其他网络媒体语料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emoji概念转喻的特征、emoji转喻概念化过程以及emoji概念化所受到的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首先,emoji认知转喻过程所呈现的特征与转喻特征一致,如:体验性、认知性、邻近性、突显性等,除此之外,文中还特别提到了emoji概念化偏移性特征,以中外网友对“双手合十”emoji的差异理解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这些特征进一步证明了emoji是能够通过转喻认知机制来解释的。Emoji的概念化之所以能够用转喻的认知方式来解释,是因为它遵循了从源域-图像到目标域-情感相互映射的转喻心理认知图式:大脑对突显的图像信息输入、输入的图像信息与理想认知模型中的情感概念相互映射,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概念整合、最终输出抽象的情感概念。其次,emoji的概念化和选择使用还会受到诸如文化差异、认知语境、网络会话语境、年龄、性别、性格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了认知主体对emoji的不同理解。最后,我们探讨了在网络交流中大量使用图像语言emoji可能会给文字语言带来磨蚀影响以及emoji能否成为世界性语言的可能性。随着emoji使用增多,文字语言的使用减少,文字语言必定存在退化趋势。如果这种趋势愈发明显,那么emoji就会成为网络交流中的语言主导者,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世界通用视觉语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语法规则是什么,它的语法排列顺序是怎样的,这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讨。本文以图像emoji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视角层层剖析,对emoji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本质的阐释。不仅整理了关于emoji的大量信息,也为认知转喻理论增添新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同时为emoji的发展趋势带来了更新、更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