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C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容量研究——以山西省阳泉市小河历史文化名村为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区超载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旅游区制定科学的旅游容量是保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古村落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复杂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使得古村落旅游容量的研究更加迫切。当前旅游容量研究缺乏创新,逐渐进入瓶颈阶段;旅游容量指标脱离实际,且调控手段不能满足景区的实际需求,使得旅游容量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中古村落旅游容量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且针对性不强。本文以LAC理论为指导,结合古村落旅游容量特征,对LAC理论的九大步骤进行调整、整合,确定文章研究顺序及内容。  古村落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复杂、脆弱、不可再生的特点,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历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新建设施影响风貌、传统文化遭到冲击、人口置换问题普遍、农业经济萧条以及游客活动破坏力度大等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古村落旅游容量指标体系,具体分为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包括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环境容量、经济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四个准则,14个领域,44个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为指标体系各项指标赋予权重,并对每项指标总结分析方法、制定评价标准。  文章以山西省阳泉市小河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容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小河村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处于旅游发展初期,旅游活动强度较低,游客人数集中于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日。通过分析,小河村旅游容量综合评分7.425,处于一般弱载状态。其中生态环境容量评分6.064,处于适载状态;资源环境容量、经济环境容量以及社会环境容量评分分别为8.529、7.217、7.978,均处于一般弱载状态。小河村旅游发展存在大气环境及地表水环境较差、旅游发展不稳定、农业经济传承度较低、服务设施状况不佳等限制因素,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行环境整治、将旅游活动日常化、发展生态农业、注重游客口碑、发展智慧旅游等五项优化调控策略。
其他文献
武汉市历史村镇作为武汉地区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形成、发展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历史村镇
走“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建设之路对于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绝非因为“面子”或为应付国际压力,而是切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当前必须率先并能执行低碳发展的是占中国
学位
本次毕业设计项目为湖北省电力公司办公基地总体规划及调度信通大楼建筑设计,湖北省电力公司是湖北电力企业的龙头核心单位,项目选址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畔,基地周围以天然绿
地处南疆边陲、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口,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加之自古以来海纳百川的开放城市姿态,令其在近代特殊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绽放盛极一时的绝代风华,并由此贻赠后
本论文以山西省阳泉市岩崖古道沿线的娘子关村、下董寨村、上董寨村、南庄村、辛庄村和乌玉村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学、人文地理学和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结
学位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成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最为亲近的自然要素,亦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直接对象。因此,伴随着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人类文化繁衍以及
对参数化设计、基于算法语言的建筑数字模型形态生成以及可控制的智能建筑构件进行基础研究,提出了先进建造体系为以后建造建筑全过程提供参考。  
徐州地区矿区居住区大多建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住区老旧且地处郊区,加之长期采煤造成周边水土流失严重,居住区在春冬两季扬尘天气频发,对居民的日常外出活动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