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道路,还是德国道路? ——欧战与早期新文化运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理解和应对西方文明,乃是晚清以来中国人一个常论常新的核心主题。起码从甲午、庚子之后,面对着杌陧的危局,彼时的中国人就对于西方文明出现了一种悖论性的认识。一方面,他们艳羡包括“自由”、“民权”、“平等”等在内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惧于西方的强力与霸道。在他们看来,西方文明既有着“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时的讲求“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温情一面,又带着“二十世纪”的“民族帝国主义”的霸道一面。从而,只有既学习西方的文明面,同时又采行西方的野蛮面,中国才得以屹立于彼时的世界之林。就思想脉络而言,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仍然处于晚清思想界的延长线上。虽然这场思想运动,曾被研究者们广泛地视为一场法国式的启蒙运动,来自欧西的“民主”、“博爱”、“世界主义”与“自由”等观念,构成了理解其不可或缺的标签。然而,当我们将视野投向历史现场,在这场思想运动兴起的时刻,由于彼时欧战(时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指称)的刺戟,德国的强调国家富强的“军国主义”道路却也同时为知识分子所推崇。可以说,以国民觉悟为重心的法国启蒙式道路和以国家富强为重心的德国道路,相激相荡,共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事实上,彼时人之所以既拥抱法国道路,又推崇德国道路,还联系着一个为人所习焉不察的面向,那就是“帝国与民国之争”。以往对于此番争论的研究,大都放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与思想脉络之下进行论述,但若是注意到彼时盛嚣一时的欧战背景,所谓的“帝国与民国之争”,就如当时的李石曾所指出的,也可谓为“友德派”与“友法派”的冲突。帝制运动的支持者,援引德国的富强以及其所向披靡的战绩,为其主张张目。而其反面者,则拥护法国的民主共和,鄙夷德国的狂傲,视帝制运动为其一丘之貉,认为其既无法带来民主、自由,也同时不能带来富强与秩序。德国道路与法国道路的冲突,最终在欧战结束后“公理战胜强权”的喧嚣下,渐渐隐匿。一方面,欧战中的德国,和时人认为步武德国的军阀,均被视为“强权”的表现,是在新时势之下不得不打倒的东西。另一方面,处于“后共和政治”的背景下,迭经民初的共和乱局,彼时人拥护的“公理”,也渐渐远离了法国道路的具体内涵。在新的时势之下,彼时的知识分子又开始重新认识所谓的“二十世纪文明”。
其他文献
数字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类型,但大部分的数字词语在含义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也使得留学生在习得数字词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汉语》(综合)系列中高级教材为研究范围,首先将教材中收录的数字词语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数字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两者对数字词语收录情况的异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于学生进行合理的即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小学科学领域,大部分评价集中在对科学课堂的整体评价,即时评价的研究还是很匮乏的。此次研究的调查与访谈主要在潍坊市小学中随机选取了五所小学进行,对学生以及科学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并选择其中一所小学进行历时三个月的科学课堂观察,为本文进行小学科学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导言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
公益慈善是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弥补社会裂痕,实现社会公平化。公益慈善组织是当前公益事业的运作主体,其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益事业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公益组织作为公益组织与“互联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拓展公民的公益活动空间,丰富公民公益活动形式,消除地域限制、身份限制方面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全民公益热情正在逐渐升温。近年来,由于我国网络公益组织在
十多年前,孔子学院为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崭新的途径。经过不懈努力,孔子学院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教育合作的主体,以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已初步实现全球布局,办学质量日益提升,运行机制逐步健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一些本土适应性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孔院和孔子课堂总数可观,但区域分布不均衡;由于本土化程度不高,孔院在师资、教材方面仍不能满足本土汉语教学的现实需求;大多数孔院运营
近年来,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峻,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导致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大幅增长。据统计,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已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近1/4,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推动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以此催生了新的健康产业链。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加剧带来
作为中国著名现当代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该书文体独特,视角新颖,但目前学者们对其英译本的研究仍然较少。所以本论文以关联理论翻译观为理论基础,以《呼兰河传》及其英译本为语料,旨在探讨译者在该译文中显化翻译处理的成功与缺憾。根据关理理论翻译观,翻译即交际,完整的翻译过程包括两次完整的交际行为:第一次交际中,原文作者为交际者,译者为受众,通过原文所给出的明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众借助网络平台对公安机关执法执勤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已成为常态化,并呈现出爆料速度快、内容煽情强、评论效果高、网络推手活跃的态势。公安机关作为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机关,其工作职能特殊的政治性、涉众性、神秘性使其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和媒体炒作的热点。一旦出现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极易引发“网络舆论风暴”,呈现“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状况。如何开展好社会转型期的涉警网
在散文蓬勃发展的今天,优秀的散文家不断涌现。被誉为散文界坐标式人物的余秋雨用超乎寻常的笔触,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语言将散文的美演绎到了极致。然而,余氏散文英译版本在国内外都十分罕见,对其散文英译本的美学研究也尚是空白。本文在相关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构成、简约美、整饬美和节奏美等美学视角,以余秋雨散文集《寻觅中华》和相应英译本Questfor Chinese Culture为研究对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数学发现与数学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数学发现的研究对于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具有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学生普遍缺乏数学发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发现能力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发现能力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因此笔者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现能力展开研究,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意见。笔者首先通过查阅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以其自身的实践属性催生了一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其中由高校教师领办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路径之一。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高校教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领先于国外且立足于专业教育。但是,当前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