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和人们精神情感之根。但是,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民居以及古祠堂、古树木等被盲目拆除,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现代化浪潮中被逐渐湮没,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党和国家提出了众多举措,并在农村地区展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带来了良好机遇,有利于唤起人们的乡土意识和统筹城乡发展。同样,积极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对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以乡村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美丽乡村建设为时代和社会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首先,对美丽乡村、乡村文化、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其次,详细论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保护传承的互促关系,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为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了契机、物质保障、良好生态空间和和谐人文环境,另一方面文化保护传承有利于给予人们以“根”的归属感、有利于塑造美丽乡村建设之魂、提升乡村建设品位、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等;再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从乡村文化规划、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文化人才、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政策法规、乡村文化资金投入、农民思想意识等方面对现存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究;然后,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其他乡村建设的启示;最后,结合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思想,指出应在以人为本、原真性、因地制宜、整体保护、可持续性原则的指导下,处理好“根”与“脉”、外在美与内在魂、拆旧与建新、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从制定科学规划、提高保护传承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多元筹措资金、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创新保护手段等方面,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乡村传统文化建设作出一些理论和具体实践活动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