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PE/POE/CaCO3防水透湿微孔膜及多层复合膜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辛烯共聚物(POE)/CaCO3体系,经共混造粒、挤出流延和单轴拉伸致孔制备微孔膜。考察了体系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工艺条件如拉伸倍数及体系组成对微孔膜的微孔形态及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对微孔的结构形态、微孔孔径、孔径分布及空隙率进行了测试表征。对微孔膜的防水透湿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防水透湿三层复合膜(内外两层为丙纶无纺布、中间层为防水透湿微孔膜)的无粘合剂连续点热压复合的试验,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点热压复合效果及复合膜的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对LLDPE/POE/CaCO3/竹质活性碳微孔膜进行了初步研究。LLDPE/POE/CaCO3体系的熔体流变特性研究表明,体系为假塑性流体。CaCO3含量越少,假塑性越强。POE含量为树脂总量的1/4时,体系的假塑性最强。加入POE后,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范围内,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得以改善,有利于挤出流延。拉伸倍数和填料用量等工艺条件对LLDPE/POE/CaCO3防水透湿微孔膜孔隙结构和防水透湿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填充有CaCO3的LLDPE/POE挤出流延膜经拉伸后,在CaCO3与树脂的相界面出现“脱胶”现象,形成裂缝状的微孔。制备的微孔膜随拉伸倍率的提高,孔径增加,空隙率上升。CaCO3用量约100份(相对于100份树脂)时,微孔膜的空隙率最大,有利于提高微孔膜的透湿性能。LLDPE/POE/CaCO3微孔膜透湿性能的模拟研究表明,该微孔膜的透湿属于Fickian扩散类型。模拟计算表明,使透湿通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单位膜面积的微孔数量,增大微孔孔径并不能使透湿通量增加。点热压复合型防水透湿复合膜的研究表明,热压复合的温度、压力及POE用量对复合膜的层间粘结牢度及防水透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温度以90℃左右为宜,温度过低时,层间粘结牢度达不到多层复合膜粘结强度的要求。温度过高,则微孔膜在经受热压辊表面特制突起构造的点压合时易使微孔膜局部损伤,从而使防水性能能达不到要求。热压复合的压力以15 MPa左右为宜,压力过低时,层间粘结牢度差,压力过高则损伤微孔膜,使防水性能显著下降。POE用量以占树脂总量的25%为宜,POE用量过低(<15%)时,即使温度和压力在合适的范围内,复合膜的层间粘结强度也不能满足要求。POE用量过高(>30%)时,因易引起微孔膜的热压损伤,而使复合膜的防水性能不佳。LLDPE/POE/CaCO3/竹质活性碳微孔膜的初步研究表明,在LLDPE/POE/CaCO3体系中加入竹质活性碳后,体系的拉伸致孔性变差,但在拉伸倍数为4时仍可制备微孔膜。
其他文献
秋季至冬初,是气候干燥的季节。燥尤其是秋燥,秋燥是在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临床上以口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为主要表现。此外,秋季冬初因干燥的缘故,会直
当前情况下,国土资源的管理是社会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生活与国土资源产生联系,这就给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中国土资源所档案的管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检索了2010—2015收录在中国期刊的有关健美操音乐的文章,对我国近5年来健美操音乐的选配与创编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学者对健
油/水界面超低界面张力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中表面活性剂配方筛选的一个重要依据,深入研究超低界面张力体系产生规律及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烷醇酰胺、石油磺酸盐、生物表
针对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多状态并导致不同结果的情形,提出了一种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多属性风险决策方法。首先描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多属性风险决策问题;然后依据方案应对
模板支撑体系是建筑施工中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展开研究,简要叙述了模板支撑体系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
<正> 明宣德(1426~1435年)官窑以其产品量多与质优而被誉为历代官窑之冠。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继1982、1983、1984、1988年在明御厂东墙以及南侧与西侧一带发现大量明初瓷器
介绍了在某项目超大超深基坑反压土工程中,利用钢栈桥坡道出土的施工技术。从钢栈桥可行性分析、钢栈桥的施工工艺及栈桥出土与地下室结构的交叉施工3个方面进行阐述。工程实
<正>中建钢构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产业链钢结构专业集团公司,是国家建筑钢结构工程制作、安装定点企业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注册资本8亿元。具有钢结
最早Bradburg和Eggtestoton提出“姿位性低血压”概念 ,Shy和Drager首先报道该病病理 ,Chokroverty命名为现用的“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primaryorthostatichypotension ,POH)术语。但POH除直立性 The earliest concepts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