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探测器和50-1000TeV原初宇宙线质子谱与氦谱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cxy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宇宙线的全粒子能谱遵循很好的负幂律特征:dj/dE(o)E-γ,但在能量约为4×1015 eV左右发生明显的拐折,幂指数由γ≈2.7变为γ≈3.1,形成“尖锐膝”。“尖锐膝”已被ASγ实验组和其他多家实验所证实。初步分析表明,膝区这个尖锐的鼓包具有太阳系邻近源的能谱特征,亟需进一步的实验证据予以阐明。为进一步阐明“尖锐膝”的成因,我们开发研制了空气簇射轴“芯”探测器(YAC),2011年开始在羊八井建成124台YAC阵列(YAC-Ⅱ:500平方米),和已有的ASγ表面阵列(Tibet-Ⅲ:50000平方米)及新建成的地下Muon探测器阵列(MD:4500平方米)组成联合运行的复合式阵列(YAC-Ⅱ+Tibet-Ⅲ+MD),于2014年3月开始联合取数至今,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精确测量50 TeV-1016 eV原初宇宙线的质子谱和氦谱。本论文即利用该新联合实验开展“膝”区宇宙线单成分能谱的研究,为“膝”区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提供实验证据。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两部分:  (1)利用羊八井空气簇射轴芯探测器一期阵列(YAC-Ⅰ)和广延大气簇射阵列(Tibet-Ⅲ)组成的复合式阵列联合实验(YAC-Ⅰ+Tibet-Ⅲ)完成了对50-1000 TeV能区原初宇宙线质子谱与氦谱的研究。利用神经元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训练的方法以业界最高成分鉴别精度(对质子的鉴别精度达80%,对(质子+氦核)的鉴别精度达95%),实现了对原初宇宙线质子、氦核的区分;通过改良NKG函数,提高了能量分辨率(1 PeV时,能量分辨率约为12%);并严格控制系统误差,导出了在不同强子作用模型(QGSJETⅡ-04,SIBYLL2.1,EPOS-LHC,QGSJET01c)及原初宇宙线成分模型(Heavy Dominant model, HD; Non-Linear Acceleration model, NLA)下50-1000 TeV能区原初宇宙线的质子谱、氦谱及(质子+氦核)谱,并首次发现了质子谱的“膝”大约在200 TeV左右:小于200 TeV,能谱斜率为-2.69土0.18;大于200 TeV,能谱斜率为-3.07±0.04。所求得的能谱,其谱型基本不依赖于强子作用模型和宇宙线成分模型,而绝对流强对各种强子作用模型和宇宙线成分模型的依赖在25%以内。通过对比ASγ实验的宇宙线全粒子能谱,我们发现“膝”区是以比氦核更重的核为主要成分。  (2)完成了ASγ新联合实验(YAC-Ⅱ+Tib et-Ⅲ+MD)及宇宙线轻核成分(质子、氦核)研究的计算机蒙卡全模拟。宇宙线大气簇射的模拟通过Corsika(ver.6.204)软件包实现,其中采用了QGSJET01c,SIBYLL2.1两种强子作用模型,以及He-poor,He-rich和Gaisser-fit三种原初宇宙线成分模型,进而评估不同强子作用模型和宇宙线成分模型对观测结果所产生的系统误差。探测器阵列的模拟通过Geant4(ver.9.5)软件包实现。通过模拟我们确定了最优化的事例选择条件,并利用神经元网络(ANN)以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训练的方法分别实现原初宇宙线(E≥50 TeV)轻核核种的区分:对质子的鉴别精度达89%;对(质子+氦核)的鉴别精度达97%。另详细全面地评估了YAC阵列实验的性能及系统误差,给出利用ASγ新联合实验(YAC+Tibet-Ⅲ+MD)所求宇宙线单成分能谱的总系统误差小于30%的结果,并确认了利用该新联合实验所观测的能谱将可以与直接观测实验结果(如CREAM,ATIC等气球实验结果)很好地衔接。模拟结果还表明:新联合实验(YAC-Ⅱ+Tibet-Ⅲ+ MD)有足够的灵敏度来研究“膝”区宇宙线的成分,尤其是可以精确测量50 TeV-1016 eV原初宇宙线质子谱、氦谱(1PeV时,能量分辨率约为12%),并测出它们的膝位置。这些测量结果将可回答膝区鼓包是否由太阳系邻近的SNR源产生,可判断各单成分能谱的拐折是依赖于电荷数(Z)或质量数(A)或是其它,将对膝区宇宙线天体物理起源作出领先的、重要的贡献。
其他文献
在该论文中我们只是研究数据链路层协议.对于物理层,标准说明了一种采用跳频分组传输,输出数据速度为75bps到32000bps的半双工传输模式.物理层可以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链路
该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放射性束的重要意义以及产生放射性束的方法.介绍了HI—13串列加速器上放射性次级束装置的原理、概貌、以及已产生的几种放射性次级
该文通过低温光致发光(LTPL)实验对经辐照(中子和电子辐照)的6H-SiC的退火行为进行了研究.对经辐照后未退火的N型样品的低温光致发光实验中,首次观察到三条尖锐的谱线,分别位于47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PEO)是一项能够强化金属型材的表面性能及用于制备自负载催化剂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的新兴技术。得益于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过程中氧化膜/电解液界面上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作用,理论上通过控制生长过程中的电参数和电解液成份,可以将基体和电解液中的任何元素以膜组分或者掺杂原子的形式制备到膜层当中去,它因有望被用于增强工具器械及缓解环境污
学位
当前,固体激光器在工业、科研、医疗和军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聚光腔是灯泵固体激光器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将泵浦光能聚集到激光棒上,此外还要考虑使激光
我们研究了混沌理论在语音增强领域的应用.利用混沌降噪算法,对汉语的基本音素进行增强实验,通过与谱减法对比实现发现,混沌语音增强算法确实较明显的提高了含噪语音的信噪比
该文是作者在建立安全的企业网的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从理论上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防火墙系统的实现原理,以及Linux操作系统下内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涉及波—波、波—粒子间的能量交换,非常复杂,很难进行解析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中,通常有两类不同的物理
该论文主要采用了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射频源分子束外延系统(RF-MBE)在GaAs(001)衬底上先外延AlAs缓冲层再生长的GaN薄膜,并分析了AlAs缓冲层及其表面氮化对GaN薄膜生长的影响
卤代烷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不仅破坏臭氧层,而且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所以近几年来,人们使用电子吸附反应的方法对卤代烷烃的监测和降解反应进行了很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