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的《庄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庄子》问世的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都不乏庄子其人其文的研究者。战国先秦时吕不韦(?-公元前235)的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汉代刘安(前179-前122)及其宾客所著的《淮南子》、魏晋的郭象《庄子注》,唐代的成玄英(公元608年-不详)《庄子注疏》、睦德明(550-630年)《庄子音义》、宋代的王安石《庄周论》、苏轼(1036-1101年)《庄子祠堂记》、宣颖(字茂公,生于明末清初)《南华经解》、林云铭(1628-1697年)《庄子因》、胡文英(字质余,生卒年不详)《庄子独见》、清代郭庆藩(1844-1896年)编《庄子集释》等,皆对庄子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而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多不胜数,就如章炳麟(1869-1936年)、罗根泽(1900-1960)、胡适(1891-1962年)、郭沫若(1892-1978年)、钱穆(1895-1990年)、冯友兰(1895-1990年)等。而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大陆与港台的庄学研究者,则多作《庄子》美学研究,其中如张恒寿(1902-1991年)的《庄子新探》、刘笑敢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崔大华的《庄学研究》、刘绍瑾的《庄子与中国美学》、颜世安的《庄子评传》、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泽》等。至于这当中有关新儒学家的庄学研究,自成一格的徐复观先生的研究,堪称为重要的代表人物,而其《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及《中国艺术精神》中对《庄子》作了创新的诠释。徐复观(1903—1982年)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港台新儒学家、思想史家、美学思想家,他曾言道:“治思想史的人,先由文字实物的具体,以走向思想的抽象,再由思想的抽象以走向人生、时代的具体。经过此种层层研究,然后其人其书,将重新活跃于我们的心目之上,活跃于我们时代之中。我们不仅是在读古人的书,而是在与古人对语。孟子所谓‘以意逆志’,庄生所谓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此乃真是九原可作,而治思想史之能事毕矣。”1同时,徐复观也以解释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中的经典诠释,赋以具有现实取向的“实存的”(existential)特质,而不陷于虚无飘渺的形上学的玄思。徐复观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对庄子的人性论,以及庄子与中国的艺术精神的关系,作全面深层的诠释与剖析,并从中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加以比较论述。本论文以徐复观的思想体系与治学方法为本,进而从他对庄子的人性论,以及庄子与中国的艺术精神的两大层面加以探讨与剖析。第一,由于徐复观对《庄子》的兴趣,正是源自于他对人性论的研究,因此,先就徐氏对庄子人性论及庄子自由观的诠释进行探讨。第二,阐释徐复观对庄学研究的一大创新成果,即庄子的“道”即等同于艺术精神,进而论述庄子的艺术精神与中国的艺术精神的关系与影响。徐氏不仅提供了构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致思理路,也启发了后人对庄子的美学思想理论,甚至拓展到中国心灵哲学的研究。本论文共分六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略述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的因缘以及研究目标、使用方法、面对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等。一直以来,前人对《庄子》多有研究,但纯粹以人性论及艺术精神方面来剖析《庄子》者不多,而徐复观堪称是别具一格的研究庄子的人性论与艺术论,故而在这两大方面,仍有尚待开拓钻研的空间。笔者因此以综合比较、分析归纳论述法,作更进一步的深层研讨。第二章重点介绍徐复观的生平履历和治学经历。包括他半生从政、半生为学的心路历程、自成一格的学术与思想体系,着重思想史研究的重视体验的治学方法,以及其丰富广大层面的著述,包括思想史、经学史、人性论史、艺术精神论、文学论集以及杂文论集等。此外,徐复观独树一帜的论述了道家思想的总体观,而有关庄子研究的方法,则是采用“整体性法”、“阐释学法”、重视体验的“穷搜力讨”及“追体验”法等。因此有异于其他学者的特殊成就,尤其是他有关庄子的人性论及庄子与中国的艺术精神论,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徐复观一方面从人性论的角度诠释《庄子》,将庄子的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另一方面,他也从艺术观点论述《庄子》,这堪称是徐复观研究《庄子》的一大成就。就徐氏研究庄子的人性论与艺术论而言,乃是在于强调道德与艺术在中国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成就与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先由作为一种思想、也是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原理、动力的人性论,再进而阐释有关的文化现象,如文学、艺术与人生态度等。正如他于《中国艺术精神》的自叙中指出:“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由此论断庄子的人性论不仅开启了庄子的艺术精神,甚至还扩展而启发了中国的艺术精神。换言之,庄子的艺术精神是从其人性论中引申出来的。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篇章之一,全文详细剖析徐复观对庄子的人性论的研究。徐复观主要将庄子的人性论,分为“体”与“用”两大方面加以论述。所谓“体”即指“宇宙论”或“本体论”,而所谓“用”则指“人生论”或“实践论”。徐氏本着“心的文化”说,主张消解形而上学,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因为他认为中国文化自先秦开始便有了消解形而上学的倾向,转而体现为人文主义精神。他更独创了“形而中学”论,以“形而中学”的“心”消解“形而上”的“道”,致力于“追体验”法解读中国文化经典。而所谓中国的艺术精神,主要是由庄子的人性论所启发出来的。徐复观从庄子的某些重要名词,如“道”、“天”、“心”、“命”、“情”、“德”、“形”、“精神”等加以疏释,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庄子的思想。此外,庄子思想的核心乃为其博大的“自由观”,当中包括了精神自由论、思想自由论、死生自由论及政治自由论等特点。简言之,人性论的主要特点,即思想立体性的深入、自身工夫的把握以及人性的特殊与统一。第四章也是本文的重点篇章。这一章着重于分析徐复观对庄子与中国的艺术精神的关系论。徐氏发现庄子的所谓“道”,就是崇高的“艺术精神”,庄子的精神更是代表了中国艺术精神。庄子虚、静、明的“虚静之心”、“心斋之心”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也是老、庄艺术精神的主体。徐氏一再强调“庄子的思想实际还是立足于‘心’”2,而“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渔父》),这正显示了庄子是继承了老子以“道”作为思想的起点。与此同时,徐复观又指出:“庄子之道是艺术精神”3,“庄子的思想实际即是艺术精神”4,由此也就说明了“道”与“心”的关系。中国艺术精神的自觉,主要则表现在文学与绘画两方面,其中尤以“绘画是‘庄学的独生子’”之说,更是成了史无前例的结论。他进而指出中国山水画中的“清”、“淡”、“逸”、“远”、“韵”等,皆为以“自然”为宗的庄学在艺术上的落实。如此一来,尤其凸显了庄子思想中的美学意蕴,以及它所陶铸的中国的绘画艺术。事实上,儒、释、道思想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并成就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认为儒家的艺术思想更多地与人格、与善、与成就道德相关,这也是完整的艺术精神,也达到了“人生即艺术”的境地。只不过其人生为道德的人生,而庄子的人生则是自由、自然的艺术的人生。徐复观提出庄子“为人生而艺术”所呈现的艺术人生论,他将庄子的思想,全归入艺术的框架内。同时,徐氏认为庄子对艺术精神的了解与把握,主要是由其人格中所反映出来,因此其人生观便被艺术化了。其实,庄子或只是任随心性的无为而为,并非刻意的使人生艺术化。徐复观对中国的美学理论,确实有其一定的贡献,尤其是有关道家的美学、中国的绘画鉴赏、中国的山水画论等,更是别有见识与独特的论断,无形中启迪了后人对庄学的另类研究与深层探索。第五章主要是剖析徐复观的庄学研究的成就、不足以及对后人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徐氏对庄子思想的阐发,庄子艺术精神对中国绘画、山水画及画为的影响,进而对庄子美学的拓展所作的贡献等。虽然在某些方面仍有待更深层的探索以及不足之处,但总体而言,徐复观的庄学研究确实具有其学术价值与意义。尤其是对后来中国心灵哲学的拓展,以至近几十年兴起所谓“人学”的研究,徐复观所阐发的庄学人性论、庄子的艺术精神等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影响。第六章的结语,总结本论文的主要结论与钻研的创获。第一,徐复观所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强调人性论乃是以人格为中心的探讨。他提出道家的人性论乃是始于老子,而由庄子尽其致,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人性论的文化背景上,庄子的人性论自然启发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就庄子的“道”、“心”与人性论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言,则可谓是相互关连与相互影响的。因为“庄子的所谓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5,“心”则是代表了人性论的观念、思想与内容,而庄子的思想正是立足于“心”。第二,徐复观于《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提出了庄子的“道”、庄子的思想、庄子的精神,皆为艺术精神。尤其是庄子的“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它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此外,中国的山水画,则成了庄学在人生中、艺术上的落实。第三,徐复观别开生面地以西方美学理论诠释《庄子》,尤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庄子的“心斋之心”作比较论述。姑且不论是否有庞杂之嫌,但总是给予后人一定的启迪作用。最后本论文针对徐复观对庄子的“再发现”,不仅开启了研究庄子美学方面的新途径,尤为难得的是其研究所得的丰硕成果,更是直接或间接的启迪了后人对中国人学思想史、中国人学思想以及中国心灵哲学等的研究。总之,徐复观对庄学方面的研究,确实有其一定的意义与贡献。
其他文献
介绍了复合土钉墙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并结合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支护方案及施工要点,分析了实施的情况和结果,以便进一步推广复合土钉墙的应用。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利用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提
目前,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不断挫伤中国出口的筋骨。本文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方式,分析引发贸易战的矛盾,最终对贸易战下一步走向和最终结果进行个人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是当今最前沿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被认为是信息处理史上的下一次革命。正如Internet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而信息物理融合系
目的探讨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160例腹泻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蒙
<正> 与我国证券业分散、小规模为主的经营格局相对称,我国的证券经纪业务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经营状态,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挑战之一:网上交易的发展及流行 网络化已经成为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材料界的革命,但同时废弃塑料的不当处置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本文总结了废塑料对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综合对比国内外废塑料处置
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其受热会产生形变目前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存在着一些缺点,特别是根据其基本性能设计的驱动器驱动位移控制精度太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为促进形状记忆合金
随着我国机械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精密及超精密机械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钛合金、高温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与超高强度钢、复合材料、硬脆性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