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共存的光折变介质中的空间孤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很低的入射光强下即可产生及其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使得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已经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取得了极大的研究进展。人们对基于线性电光效应或二次电光效应的光折变空间光孤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最近几年中,人们相继发现某些非中心对称的光折变晶体,如[Pb(Mg1/3Nb2/3)O3](1-x)-(PbTiO3)x(PMN-xPT)晶体、KTa1-xNbxO3(KTN)晶体及LiNbO3等晶体处于其相变温度附近时具有较大的电光效应,此时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可同时存在于晶体内部,进而折射率变化要同时受到这两种电光效应的调制。本论文将对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共存的光折变介质中的空间光孤子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利用描述单光子光折变效应的带输运模型及双光子光折变效应的Castro-Camus模型,推导出了在有外加电场条件下的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共存的光折变介质中入射光的光场方程,理论预言了暗、亮及灰孤子的存在,并得到了其积分形式的空间孤子解。给出了小振幅情况下空间孤子的光场方程、解析解及孤子宽度的显式表达式,讨论了孤子宽度与外加电场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空间光孤子的形成依赖于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的共同作用,这两种电光效应间的相互影响对空间孤子的形成及性质有决定性的作用。当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相互促进时光折变效应增强,此时有利于空间光孤子的形成;当二者相互减弱甚至抵消时光折变效应被减弱,将给空间光孤子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研究了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共存的单光子及双光子光折变晶体中两个或多个空间光孤子间的非相干耦合。证实了非相干耦合的暗-暗、亮-亮、灰-灰及暗-亮孤子对(族)的存在。且当非相干耦合孤子对中两孤子分量的总光强远远小于暗辐射和背景光的强度之和时,在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共存的单光子及双光子光折变晶体中可以形成暗-暗、亮-亮及暗-亮Manakov孤子对。  利用光束传输法对空间光孤子及非相干耦合孤子对(族)的传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亮孤子的空间传输是稳定的,即使在存在一定微扰的情况下,入射光经过较短的传输距离就可以自修定其波形并转化成了一束新的孤子波;而暗孤子是不稳定的,极小的扰动就可以使暗孤子在空间传输过程中衍射发散。  分别运用光束传输法和微扰分析法研究了由扩散场引起的亮孤子在空间传输过程中的自转向效应。结果表明,在扩散场的作用下,亮孤子的中心轨迹近似为一条抛物线,而孤子光束中心波矢和传播方向之间的角度偏转量随传播距离线性变化,横向和角度偏转量均与外加电场呈三次函数关系。  研究了温度对线性和二次电光效应共存的单光子光折变晶体中亮空间光孤子在传输稳定性、孤子光强的空间分布、自转向效应等方面的影响。讨论了扩散项、暗辐射强度和相对介电常数等物理量在影响亮空间光孤子性质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当温度在参考温度T0附近比较小的范围内变化时,入射光束能够转化成晶体中可支持的新孤子波,而当温度偏离T0较远时,入射光波在介质中不能稳定传播。亮孤子束的光强峰值随温度增大而单调递减,但孤子宽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还与初始光强峰值r0有关。在相变温度附近的温度范围内,介质内暗辐射强度的温度依赖性在亮孤子自转向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温度继续升高时,介电常数及扩散项对转向过程中的偏移量所起的作用随之增大,当温度趋于介质的居里温度,即 CT→T时,相对介电常数将在自转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其他文献
吸声覆盖层是指敷设在水下航行器表面具有吸声作用的一种功能性材料和结构。它能够有效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吸声性能和降低航行器的本体辐射噪声。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对吸声覆盖
学位
学位
光纤激光器不仅克服了传统固体激光器体积大、表积比小、散热性差等缺点,而且易于产生高功率、高能量超短激光脉冲,所以,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高能量光纤激光器因其在生
近年来,宽带声场的干涉结构特征在浅海区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波导不变量,广泛应用在声源定位、地声参数反演、虚拟阵接收、消频散变换等方面。然而海洋环境受到内波等现象
学位
全固态双波长激光在检测、医疗、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尤其是非线性差频产生太赫兹波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Yb3+离子激活的激光晶体中容易得到频率间隔在太赫兹范围内的双波长激光
学位
在海洋声学中,水平变化环境中的声传播问题无论对于实际应用还是科学研究都十分重要。但与水平不变海洋环境中的声传播问题相比,对该类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复杂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