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俗称白鳗,为降海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大陆沿岸、日本、台湾等地的近海、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产卵地在菲律宾以东、马里亚纳群岛以西附近海域深处。孵化出的仔鱼呈柳叶状随洋流输送到近海、河口等地,期间变态为玻璃鳗,在近海生活不长时间后溯河进入江、河、湖泊,在淡水环境生活,达到一定性成熟阶段开始产卵洄游。最近几十年来,鳗类资源面临着全球性的持续下降影响,研究表明日本鳗鲡补充群体的资源变动,与产卵地的海洋环境变化、北半球气候条件如厄尔尼诺现象、人为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密切相关,而在探讨这些影响时,必须要先弄清日本鳗鲡补充群体的早期生活史特征。本研究主要研究2011年1-4月采集于份长江口地区日本鳗鲡补充群体样本,分析这一地区日本鳗鲡补充群体生物学特征、生长特点、年龄分布和耳石微结构特征,为还原其生活史过程提供基础资料。1.2011年1-4月份所采集样本体长的分布特点接近双峰型,平均体长5.80cm,最大6.21cm,最小5.21cm。体重最大值为0.241g,最小值为0.056g,平均体重0.130g。体长、体重呈线性分布。3、4月份样本体重明显比1、2月高,这可能是由于1、2月份水温较低,抑制了其生长,以及营养条件的不同所致。所有样本耳石长轴半径均值为153.01μm,最大174.92μm,最小131.55μm,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耳石半径在144μm-166μm之间,月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共鉴定出39尾样本的日龄,平均(145.33±14.69)天,日龄最小值117天,最大183天,样本日龄呈正态分布,大多数样本日龄在127-167天之间,月间无明显差异。2.样本体长日增长率均值为0.0401cm/d,最大0.0480cm/d,最小0.0334cm/d。耳石日增长率均值为1.06μm/d,最大1.297μm/d,最0.833μm/d。样本的日龄与体长日增长率、耳石日增长率之间都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日龄较小的个体生长得反而较快,或者说生长较快的个体到达河口的时间也早。这一特点说明补充群体生长到这一阶段其生长受限,符合Gompertz生长方程所描述的特点,需要进入淡水进入下一个生长阶段。3.根据生长轮宽度的变化可以将其分为个4区间:第一区间,紧靠耳石中心核的前20-30条生长轮,轮纹清晰且宽度逐渐增大。第二区间,大概第30-60条生长轮之间,宽度较小。第三区间,从第60条生长轮附近往后直至第120条生长轮左右,其宽度开始增加并达到第二个宽度峰值。第四区间,即耳石最外围区间,大概从120条生长轮开始直至耳石边缘,生长轮也比较细密。4.根据耳石在奥林巴斯金相显微镜(BX-51M)下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可将其分为3个层次:耳石中心区:直径10μm左右深黑色的环即孵化标记包围着的黑色中心核,外围有一轮黑色环状的首次摄食标记。第二层:由紧密排列的生长轮组成,止于变态标记。第三层:变态标记之外的生长轮,宽度变窄而弥散,并且难以辨认,此区域对应于变态之后直至到达河口这一生长期。5.在奥林巴斯金相显微镜(BX-51M)下可以发现数道明显的黑色标记,实际上每道标记都由3-5个生长轮组成。能够鉴定出来的主要标记依次有孵化标记(Hatch check),紧围着中心核的一轮黑色的深槽;首次摄食标记(First feedingcheck),首次摄食标记如何及成分尚未完全弄清,其由3-4个生长轮组成的黑色标记,在首次摄食标记内已经有生长轮形成;变态标记(Metamorphosis check),生长轮宽度的忽然增加的区域。也有些标记并没有被鉴定出明确的名称。这些标记可能是在不同的生活史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如周围环境的变化,进入新的洋流以及自身生理条件的变化。本研究没有发现线鳗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