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信息处理在图像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往往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不确定信息融合理论,证据理论能够较好地表示、处理和组合多源不确定信息。将证据理论应用在图像目标识别中,可以较好的处理图像中的一些不确定信息,在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将对广义证据理论在图像目标识别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在证据理论理论研究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广义基本概率指派(Generalized 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GBPA)生成方法。使用高斯型隶属度函数对训练样本建模,然后利用传感器最大误差将测试样本单一特征值扩展为高斯型隶属度函数,通过计算测试模型与命题模型的相交面积来生成GBPA,最后将多个属性下的GBPA使用加权平均方法融合并依据融合后的GBPA进行决策,鸢尾花数据分类实验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在开放世界下,针对图像未知目标识别问题,本文将广义证据理论用于多光谱图像分类中,可同时实现对已知目标、未知目标的识别。首先,用三角模糊数对光谱信息进行建模表示,对每个待识别的像素点,在每个波段生成目标所属类别的广义基本概率指派,之后将多个波段生成的GBPA进行组合并决策,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图像中的已知目标和未知目标,实现图像中的已知目标和未知目标的分类。针对面空背景下的动态未知目标识别、跟踪问题,本文结合目标帧间位移,结合块匹配等方法实现了面空动态背景下的已知目标、未知目标的识别与跟踪。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开放世界下GBPA生成方法,并将其引入图像已知目标识别、未知目标识别中,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施方案和流程。针对视频图像序列,本文结合块匹配等方法实现了当前目标的跟踪以及未知目标的识别与跟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海浪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海洋环境自然现象,不同于静态自然景观,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其展现出的形态都具有高度随机的动态效应,而如何建立高仿真性与实时性的海浪模型一直都是计算机虚拟现实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并且随着对海洋认知的不断加深,无论从军事、经济还是科研的角度,课题的重要程度越加地明显。当前对于海浪建模的理论方法主可以要分为基于物理模型的建模、基于几何模型的建模、基于海浪谱的建模以及基于粒
在水下航行器表面敷设柔性蒙皮能显著降低其流体阻力,是提高航行速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的主要措施。本文基于柔性表面减阻技术和振动控制理论,构建了一种用于流体减阻的柔性蒙皮结构并完成了其详细设计,同时完成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控制方程、数值离散及数值计算,并对柔性蒙皮的减阻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完成了柔性蒙皮的结构设计。从降低流体阻力的设计需要出发,基于柔性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位置服务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能提供位置信息的智能手机无疑会为大多数人所依赖。目前智能手机用户量最大的为安卓智能手机,全球用户已经突破20亿,且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增加。安卓智能手机拥有丰富的定位传感器,但GNSS定位模块使用最广泛。早期安卓智能手机GNSS定位精度仅为4-8m,只能满足一般用户的精度要求,且开发者只能获得安卓手机内部PVT模块输出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但随
作为振动模拟实验的核心设备,电液伺服振动台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及试件的可靠性测试实验。其活塞杆与负载之间连接处存在的铰接间隙,会造成系统超调量过大、响应滞后,甚至系统输出波形严重失真等不良后果,阻碍了振动台系统性能的提升。因此,设计有效的间隙补偿策略对提高振动台控制精度,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振动台铰接处存在的间隙非线性进行研究,在建立含间隙的振动台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边界的扩张,滑坡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因素也使得滑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因此对于滑坡灾害进行识别、监测和量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滑坡灾害识别往往需要结合实地勘测和人工的方式,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性问题;通过遥感影像技术识别滑坡,快速高效,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针对影像识别中存在部分地物与滑坡区域混淆而导致检测精度低的情况,本文拟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地形模
现实生活中,人每时每刻都有风险遭遇各种负面情绪,而长期处在不良情绪的情况下,则容易陷入抑郁的状态中。然而,目前的心理健康体系中,对来访者进行抑郁状态的诊断通常需要医生或者咨询师与来访者面对面或者视频就诊时进行,比较耗费时间及人力。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方法不利于对抑郁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疗,因为许多有严重抑郁症的病人都是在病情加重甚至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社会功能后才由自己或者家人带来求治,很容易耽误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隧道开始施工建造,但是隧道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改善,隧道倒塌的事故频繁发生。锚喷支护是保障隧道强度的重要方式,而喷浆支护是锚喷支护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的减少隧道倒塌的发生。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部巷道/隧道动力灾害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本文的隧道喷浆机器人是整个模拟实验系统中研究喷浆支护的主要装置,隧道喷浆机器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对城市规划、交通拥堵和资源配置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深入理解城市空间布局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随着海量时空数据的涌现,遥感影像、社交媒体等大数据成为精细刻画城市环境的重要数据源,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城市研究范式,如城市计算、社会感知和城市信息学等。现有的多源时空数据融合模型基本忽略了特征间的交互性以及空间尺度效应,同时城市功能识别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尺度
黄河中下游属于典型的游荡型河流,突出的特点是河流变化频率高、河道滩涂及河心洲变化快、岸线复杂等,这就决定了黄河岸线的测量以及提取较为困难。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可连续动态提取黄河岸线数据,但是现有方法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部分遥感影像中黄河河岸线特征并不明显,岸线提取中非岸线信息混杂较多;二是多时相海量岸线信息的提取耗时耗力,提取效率有待提高。因此,本文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围绕黄河岸线的提取方法展开研究,
目的利用体外实验研究丹灯通脑胶囊含药脑脊液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的保护作用以及其保护作用是否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为丹灯通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