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锂电池正极片中有价金属回收与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再制备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a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锂离子电池的产销量呈爆发式增长。普通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有4~6年,自14年起大规模应用于新能源行业的锂离子电池已经迎来首批退役潮。废旧锂离子电池因其含有大量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元素和腐蚀性、挥发性极强的有机电解液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所包含金属元素的含量远高于自然界中金属矿石的品位,是宝贵的资源。面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双重特性,如何科学地将其资源化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行的回收技术通常只能处理单一类型的废旧电池且回收产物较为单一。面对型号复杂的锂离子电池,开发一种能够应用于多型号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技术是迫切而必要的。本论文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原料,通过高温焙烧、筛分后得到正极材料混合物,在浸出剂H2SO4和还原剂H2O2的作用下浸出得到富含Ni2+、Co2+、Mn2+、Li+的溶液,调整浸出液的离子配比后将浸出液直接制备成三元前驱体,同时从滤液中回收高纯度的碳酸锂;火法高温焙烧和筛分工艺中容易引入Al杂质,因此模拟从含铝浸出液中再合成三元正极材料的过程,确定了再生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对Al杂质含量的耐受水平;为了避免Al杂质的引入,我们通过电解剥离的方式对正极活性材料与铝箔进行分离,在保证分离后铝箔完整的同时优先回收绝大多数锂,而杂质Cu元素则会沉积在电解池阴极表面而不影响回收过程。整个过程中采用SEM、TEM、XRD、XPS、电化学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并阐述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H2SO4-H2O2混合体系的作用下浸出与铝箔分离后的正极活性材料混合物,通过对浸出剂种类、浸出剂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的考察,得到了还原浸出工艺的最佳参数: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2.5 h、浸出剂硫酸浓度为2.5 mol/L,最佳条件下各金属的浸出率均在99%以上;浸出液经调整离子配比后通过共沉淀再合成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 Ni0.6Co0.2Mn0.2O2材料,在0.2 C的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达到196.260 m Ah·g-1和180.072 m Ah·g-1,滤液经蒸发浓缩后在饱和碳酸钠的作用下回收高纯度碳酸锂,同时研究了共沉淀反应的机理。2.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和煅烧法合成了不同铝含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Ni0.6Co0.2Mn0.2)O2和Li(Ni0.6Co0.2Mn0.2)AlxO2(Al%=0.01%、0.1%、1%和5%),模拟了从含铝浸出液中再合成三元正极材料的过程并研究了铝对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较高铝含量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而急剧恶化,而铝含量为0.01%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普通三元材料接近,因此,铝含量低于0.01%的浸出液无需去除铝。3.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为电解池阳极,以硫酸钠溶液为电解液,通过对外加电压、阴阳极间距、电解液浓度和阴极材料等因素的考察,得到了电解剥离工艺各项参数的最优值为:外加电压30 V、电极间距15 cm、电解液硫酸钠浓度1.5 g·L-1、阴极为纯铝板,在保证铝箔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三元正极材料与铝箔的完全分离,同时75%左右的锂溶解到电解液中而镍、钴、锰等不溶解,此外,由于Cu杂质的特殊行为可省略除杂过程并实现优先回收大部分锂,并利用分离后的正极材料制备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
其他文献
循环码是一类重要的线性码,具有纠错能力较强、检错性能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际通信中的纠错机制.本文研究有限非交换矩阵环M2(F2+uF2)上循环码的结构性质,主要包括:有限非交换矩阵环M2(F2+uF2)上循环码的代数结构;有限非交换矩阵环M2(F2+uF2)上自对偶循环码的存在条件;有限非交换矩阵环M2(F2+uF2)上循环码的Gray象是循环DNA码的充要条件以及DNA码的性质.具体研究内容
随着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纠错码理论的深入研究,有限环上的纠错码理论成为近年编码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加性码是一类重要的纠错码,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代数结构,而且在密码学与量子通信中有着重要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Z2Z2(Z2+uZ2)-加性循环码、Z2(Z2+uZ2)(Z2+uZ2+u2Z2)-加性循环码和Zp(Zp+vZp+…+vm-1Zp)-加性循环码的代数结构及其应用,具体内容如下:第一
本文主要研究两类含有非局部项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包括基尔霍夫方程和薛定谔-泊松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其中对于基尔霍夫方程主要考虑其在高维(N≥4)时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对于薛定谔-泊松系统主要考虑方程中非线性项指数2
在人车碰撞事故中造成行人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头部损伤和胸部损伤,造成行人残疾的主要原因是下肢损伤,因此研究行人安全保护方法减轻行人头部、胸部及下肢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人车碰撞事故中的行人和车辆仿真模型,通过对行人与汽车碰撞事故的模拟仿真,分析人车碰撞角度、碰撞车速、行人运动姿态对行人身体各部位的损伤影响。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行人安全保护研究的现状以及最新技术,提出使用气囊来抬升发动机罩盖的方
在国际和国内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宠,作为其代表的电动汽车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也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整车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保障,而荷电状态(SOC)又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关键变量之一,准确的SOC估算将有利于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本文的工作重心即是围绕动力电池SOC的估算开展的,针对动力电池的非线性特点,选择无迹卡尔曼滤波(
白车身由多种薄板拼接而成,其连接方式主要为点焊连接。由于焊点数量庞大且布局方式多样,会不同程度影响车身的静动态性能、工作效率等。焊点数量冗余,不仅造成作业人员工作量增加、浪费资源等成本问题,还会造成车身局部应力集中、焊点疲劳寿命较低等性能问题。焊点不足,则导致整车性能差,安全性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基于工程师经验的焊接路径规划,则会出现焊接路径重复等问题,影响生产线效率和工作安排。所以在满足车身
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制造2025”提上了日程。在此背景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显的尤为重要。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捷径。故本文以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基础,研究由一个制造商、一个销售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构
滇池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然而近几十年来流域人口扩增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土地不合理利用加剧滇池流域土壤侵蚀。湖库沉积物中各环境代用指标被广泛用于重建湖库水环境的沉积特征、泥沙来源、水动力强度、生产能力和营养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域土壤侵蚀的历史变迁。此外,小流域沉积物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因此,本文以滇池流域大河小流域为研究靶区,利用210Pb放射性同位素确定水库沉积物的沉积年代和沉
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汽车底盘上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多,系统之间的干涉和耦合问题也显现出来,各系统单独控制已无法保证整车性能最优,为此,对底盘进行集成控制研究很有必要。主动前轮转向(AFS)和直接横摆力矩(DYC)控制均能显著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但AFS的最佳作用区域是侧向加速度和轮胎侧偏角均较小的线性区域,且控制时对车辆的纵向车速影响较小,舒适性较好;而DYC的控制区域不局限于轮胎的线性区域,
粮食安全是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最根本保障,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是现代农业首要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准农业航空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植保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工作效率高、解放劳动力、保护生态等优点,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作业参数下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对雾滴沉积的影响。以雾滴覆盖率及雾滴密度为植保无人机沉积效果的评价指标,分别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喷液量及雾滴粒径条件下,应用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