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轮廓和显著性检测的视觉计算模型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视觉的感知能力具有极其精确和高效的性能,因而成为神经科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生物视觉感知作用中,复杂的视觉神经机理是视觉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索其中的视觉机制对进一步深入理解视觉感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受此启发,重点研究生物视觉系统中,前端视通路有关神经结构如视网膜、外膝体、初级视皮层和上丘,以及在经典感受野和非经典感受野之间的神经编码机制,还有神经元的脉冲放电机制,并依此构建视觉计算模型应用于轮廓检测与显著性检测两种基本视觉感知任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受视觉系统多条视通路分流处理和融合调制形成视知觉的生物视觉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双视通路交互感知的轮廓检测方法。首先使用经典感受野的多尺度感知机制,通过构建基于多尺度轮廓融合的轮廓感知改进模式,得到响应结果的轮廓增强;基于皮层上视通路对视觉信号的精细化加工性质,建立了一种显著性视觉特征提取模型,提取显著性视觉特征;在初级视皮层构建神经元模型修正的脉冲编码模型,强化轮廓信息;在上丘区域,构建基于特征调制的非经典感受野纹理抑制方案,对两路轮廓响应结果进行像素级融合,得到最终轮廓响应。(2)受感受野长短程连接机制和非经典感受野的蝶形调制机理启发,提出基于感受野连接机制的轮廓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重叠感受野对应神经元之间的短程连接机制,提取短程轮廓响应;接着利用相邻感受野间神经元的长程连接机制,提取长程轮廓响应;然后构建非经典感受野的端区易化侧区抑制模型,分别得到非经典感受野的短程调制系数和长程调制系数。最后,提出一种轮廓差异引导两者非经典感受野调制作用融合的策略,实现对非经典感受野联合调制,得到最终的轮廓响应。(3)为验证本文提出的两个轮廓检测模型的方法扩展性和泛化能力,将模型根据格式塔知觉心理学原理,实现一个基于视觉轮廓引导的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本文所提出的轮廓提取模型得到轮廓作为底层视觉特征;接着,利用格式塔认知学所表述的知觉组织完形规则,从底层视觉特征中提取三种中层视觉线索,分别是轮廓密度、视觉重心先验和轮廓闭合性;最后将三种中层视觉线索融合,最终得到显著性区域。
其他文献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无人机集群的方式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多无人机以自组织的方式接入网络,不仅可以作为网络终端,完成复杂的编队飞行,还可以作为通信中继,解决传统基站无法解决的通信问题。无人机集群具有高速的移动性、快速拓扑变化等特点,易引起较严重的信道接入问题,网络的健壮性无法保证。因此,无人机蜂群网络中信道快速接入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无人机蜂群网络的接入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为了解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保证工业机器人快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一直是工业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点。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是保证运行良好的基础,其中针对工业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的时间最优问题仍是研究的难点。本文以实验室的艾利特EC66型协作机械臂为实验本体,并考虑机械臂的关节运动学约束,提出优化工业机器人工作任务轨迹的策略。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第一,针对在规划机械臂闭合运
区间二型T-S模糊模型因具有处理隶属函数不确定性和降低计算复杂度方面的优点,成为处理非线性系统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滑模控制对系统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也被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针对区间二型T-S模糊系统,论文研究系统的有限时间有界性以及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设计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一、研究区间二型T-S模糊系统的滑模控制问题。根据滑模控制的到达条件,利用积分滑模面得到系统状态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能够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遥感成像雷达。SAR在恶劣条件下具有的高效率成像优势,使其被广泛的应用在灾情监测、地形绘制、资源勘探和军事侦察等方面。然而,在获取SAR图像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干扰强烈的相干斑噪声,这种噪声往往含有少量的有用信息并且容易与小目标混淆,严重影响了图像的目视解译和后续的处理应用。然而,去噪后的S
在大数据和强劲的计算机算力加持下,人工智能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面对复杂多变的交通路况,为保障驾驶安全并提升驾驶体验,智能驾驶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智能驾驶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对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道路交通标志目标小且类型多样,同时在真实路况中存在标志牌被污染或被异物遮挡等场景,因此对于道路交通标志的识别任务很难通过传统识别算法实现。针对上述问题,
学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采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物联网应用正逐渐向边缘计算方向发展,对物联网应用功能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功能单一的物联网终端难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应用场景,同时物联网终端具有节点多,安装部署消耗人力物力大等特点。因此,物联网可重构技术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自动选择通信协议,远程发送程序,复用原有的终端设备,根据物联网产品应用场景的变化,动态调整物联网应用功能。因此
大力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挑战难题。电力电子技术能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是实现高效电能转换的关键技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被引入以减少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从而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在当前的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中,如何实现变换器的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高功率密度是当下研究的关键。本文分析并对比了当前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中的优缺点,并从电路结构、开关器件和控制策略三个方面着手,结合
伴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带来了融媒体转型发展的新挑战。融媒体转型不仅是新技术的应用和原有渠道的拓展,从根本上也离不开新闻创作和传播思维的转变。电视节目策划必须要实现新的转型,通过加强新闻策划提高新闻节目的网络适应性,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短视频新闻转型。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策划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提
SAR图像变化检测是通过对某一地域或物体的多时相SAR图像进行处理,然后评估目标是否发生变化并提取变化特征的技术。由于SAR发射的电磁波无需光源,可无畸变穿透云雾水汽,不受光照、温度等复杂气候影响,SAR可在任意气候下工作,这使通过SAR系统获得的SAR图像顺理成章变成变化检测的核心数据,并被大规模应用。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SAR图像变化检测已在农田规划、自然灾害检测、地理勘察、水域监测及军事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