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理性设计提高来源于埃希拟杆菌的肝素酶Ⅰ的热稳定性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elf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肝素酶I制备低分子量肝素条件温和,反应高效,专一性强,并且降解过程不会导致硫酸根基团的丢失,因此在低分子量肝素的生产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用于制备低分子量肝素的肝素酶I稳定性差,在25 ℃下半衰期仅200分钟,稳定性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本论文尝试利用辅助分子设计计算,进一步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肝素酶I的热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肝素酶I的结构,通过优化得到合理的肝素酶I构象。主要对肝素酶I的α螺旋偶极矩,潜在的二硫键形成位点,以及氨基酸柔性计算,确定了可能影响肝素酶I稳定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在对肝素酶I的α螺旋偶极矩的计算中,通过在C端引入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在N端引入带负电的氨基酸增加α螺旋的偶极矩从而提高肝素酶I的稳定性。得到了6个突变体:V168E/T177H,V168Glu/T177Arg,V168E/T177K,V168D/T177H,V168D/T177R和V168D/T177K,其中V168E/T177H和V168D/T177R突变体保留27.7%和30.3%的催化活力,且25 ℃半衰期为野生型的15.48%和14.14%,其余突变体在突变后丧失催化活力。通过Disulfide by Design在线服务器对肝素酶I潜在二硫键形成位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S57C/A365C,I106C/L172C,T109C/H112C和W147C/L226C的突变可能形成二硫键,并影响肝素酶I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证明,二硫键的引入会导致肝素酶I表达受阻。最后对肝素酶I柔性氨基酸的计算中发现,Ala145是肝素酶I中最不稳定的氨基酸残基,对其进行饱和突变,研究该点柔性对肝素酶I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显示Ala145突变为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和缬氨酸(Val)后,柔性降低,且突变后保留了7%,10%,2%和21%的催化活性,而25 ℃下的半衰期为430,380,250和360分钟,相对于野生型肝素酶I的200分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工具计算肝素酶I和突变体的解折叠自由能的差值(ΔΔG),筛选可能影响肝素酶I稳定性的位点。首先采用Prethermut软件预测肝素酶I单点突变后的解解折叠自由能,并根据其与野生型的差值筛选出以下四个突变体:W33P,F60Y,E82N和D152I。结果显示,仅突变体D152I保留40%,其25 ℃的半衰期为1300分钟,相较于野生型提高了7.5倍,其余突变体则在突变后丧失催化活性。继续通过Fold X结合Rosetta软件预测肝素酶I单点突变后的解折叠自由能,并筛选出如下17个突变体:K14E,F48Y,R63K,G73A,S141V,T142I,Q157M,A190I,K213G,N240F,R244K,S256M,S272Y,T300L,N307T,Q338L和D344E。而在以上17突变体,除了K14E,F48Y,R63K,T142I,N240F,T300L和Q338L丧失催化活性外,其余突变体不仅保留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其25 ℃的半衰期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以G73A和K213G最为突出,其催化活性位野生型的91.77%和75.69%,而25 ℃的半衰期为14000和8700分钟。通过计算选择性突变,有效提高了肝素酶I的热稳定性同时保持了其催化活性,为肝素酶I的工业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本论文设计的热稳定性改造策略,也可以为其它酶的结构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水域环境的保护一直是国家环保的重中之重,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水体的污染。然而由于设备以及技术的限制,目前防治的手段主要依靠于人力,例如:人工巡河和人工打捞,这无疑是低效且不安全的,所以实现河流智能监测无疑会解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现实场景中河流的监测方式具有多样性,所以对算法的载体需求也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载体,本文从客户端以及服务端两个角度对算法进行优化。具体内容如下:(1)客户端角度,
目的:了解COVID-19疫情初期,阜阳市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COVID-19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务人员的心理卫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立意抽样法,根据人口基数及感染病例数,选取阜阳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三个县及阜阳市区,对各县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和随机抽取的阜阳市区内一家定点医院的在岗医务人员发起调查。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自制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发病机制,也许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目的:探索早发和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以及经8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区别。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305例,根据起病年龄的不同分成2组:①早发组(n=134),发病年龄≤18岁;②晚发组(n=171),发病年龄40岁~59岁。分别获得基线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守恒思维”是比较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之一,在高中化学计算领域及非计算领域中有关守恒规律的测试工具屡见不鲜,且此类题目在高考中也常有出现,如2019年全国卷III 28题(4)问。但守恒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气呵成的,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学生逐步养成并运用守恒思维解决较为复杂的化学问题。不同学段指不同年级,主要是必修、选修两个阶段。本研究通过测试“电子得失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不同
声音是生物学上重要的生态特征,了解声音的特征,对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人的声音的语音识别研究非常丰富,而关注于鸟类鸣声识别的研究却很少,鸟鸣识别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物种信息采集、鸟类行为分析、生态环境检测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区信息采集领域,传统的信息采集多是以人工为主,通过对鸟类特征的观察来确定鸟的种类,费时又费力,如果能够通过鸟鸣声进行鸟的种类识别,
“变式”是对指向知识本质的原型问题的变化形式。“变式教学模式”是通过非本质特征迭代变化,逐渐深化学生对知识本质特征认知和把握的教学模式。本文拟在如下三方面展开研究:(1)当前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程序性知识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2)基于现状,如何构建变式教学模式下的有机化学程序性知识复习课?(3)变式教学模式下有机化学程序性知识复习课成效如何?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研究和个案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