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严重负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AKI主要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短时间内的肾功能急剧下降,如少尿或无尿、体内各种肾脏代谢废物的积累、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紊乱等,这些症状会引起消化、循环、血液等多系统损伤,给原发病的诊疗带来极大的阻碍。AKI具有起病早、病程急、预后差的特点,故早发现、早治疗对该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SCr及尿量作为目前AKI临床诊断及分期的主要指标,易受到多种因素如药物、尿路梗阻等影响,难以及时准确提示 AKI的发生,故其诊断 AKI的可靠性不足。虽然近年来临床上发现了多种新的检验指标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C)、白介素18(IL-18)、肾损伤因子1(KIM-1)等可以较敏感、早期的提示AKI的发生发展,但由于易受药物代谢、年龄、体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指标的 AKI诊断效能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超声造影(CEUS)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相比,CEUS所具备的各项优点使其能够客观有效的评价肾脏微循环灌注程度,所使用的造影剂不经肾脏代谢排出,无肾毒性,具有可重复性强、费用低、可做床旁检查、动态显示等优点,已有研究证实 AKI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肾脏微循环灌注的改变具有一定的联系。应用CEUS探讨AKI时肾脏微循环灌注血流变化规律,可为 AKI早期诊疗提供新的视角,而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此。 目的:应用CEUS探索顺铂所致兔AKI时肾脏血流微循环灌注的改变,探索早期AKI不同时间段时BUN、SCr与造影参数的变化规律,对BUN及SCr与超声造影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探讨不同造影指标对AKI的诊断效能和最佳诊断点,并与常规指标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评价 CEUS在早期AK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经耳缘静脉单次注射顺铂(5mg/kg)制作AKI模型,按照观测时间点随机分为6小时组(T6)、12小时组(T12),24小时组(T24),36小时组(T36)及48小时组(T48),每组8只,分别于建模前、后相应时间点抽取耳缘静脉血检测BUN及SCr值,并进行双侧肾脏CEUS检查,使用Q-Lab软件分析造影动态图像,获取造影皮、髓质定量参数 RT,PI,WIS及 AUC,使用SPSS22.0及MedCalc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血清肌酐值较基线增高≥1.5倍作为AKI诊断金标准,纳入所有兔皮、髓质造影定量参数,绘制 ROC曲线,获取并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效能和最佳截断点。将各造影指标截断点标准与血肌酐标准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束后处死兔,取双侧肾脏,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改变。 结果:建模后各组实验兔BUN及SCr均发生明显的升高,T24、T36及T48组实验兔均发生AKI,BUN、SCr及HE染色镜下观察发现随着建模时间增加,AKI呈进行性加重。建模后T12、T24、T36及T48组皮质RT,T24、T36及T48组皮质PI,T36及T48组皮质WIS、AUC较建模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建模前相比,建模后髓质各造影参数无明显改变(P>0.05)。皮质造影参数RT较常规血清学指标更早提示了AKI的发生。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皮、髓质造影指标对AKI的诊断效能分别为较好、一般。皮、髓质造影指标内部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皮质 WIS的诊断效能优于髓质WIS及RT,皮质PI及AUC的诊断效能优于髓质AUC。与血肌酐标准相比较,皮质RT截断点标准的诊断效能较为优异。 结论:顺铂所致兔AKI在48小时内呈进行性加重,CEUS能够敏感的反应不同损伤程度下肾脏微循环灌注的改变,皮质RT能够比生化指标较早的提示AKI的发生发展,皮、髓质造影指标均具有一定的AKI诊断效能,皮质RT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血清肌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