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近几年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旅游扶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政策指引大方面。 乡村旅游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政府、社区组织、旅游者、农户等作为旅游业的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诉求。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直接供应商的本地农户,其在乡村旅游参与过程中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到其参与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和程度,更深层次来说,影响到乡村旅游市场的整体规模、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与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影响乡村旅游地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于其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如何?该如何结合研究结果,针对乡村实际情况进行发展?本文从乡村旅游地参与农户的视角进行分析,选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安徽泾县作为案例地,并针对乡村旅游参与农户满意度展开问卷调查,以期从这一视角找到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文献进行查阅和梳理,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并论述了有关该产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概念性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参与农户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测评,利用SPSS19.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五个影响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经营能力、经营回报、政府支持、乡村环境、人际关系。 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农户生活满意度对其经营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于是得到农户生活满意度与农户经营行为意向关系的标准化回归模型:经营行为意向=3.112E-16+0.406*政府支持满意度+0.487*经营回报满意度+0.233*经营能力满意度+0.272*人际关系满意度+0.294*乡村环境满意度。 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参与农户的个体特征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假设部分成立。 4.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参与农户的个体特征与其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差异”成立。 5.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泾县乡村旅游参与农户满意度最高的是“经营使我感到充实”“乡村基础设施完善”“经营使我不断学习进步”,满意度最低的是“我享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我了解游客的消费心理”“我了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6.通过对乡村旅游文献综述及理论总结,提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四个关键点:更注重环境保护、更关注农户意愿、更关注社区参与,更注重游客体验感受。 7.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六个角度提出了泾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有创新发展模式、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社区参与变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