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悲剧电影的美学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活跃在国际影坛的华语导演,李安在他的电影中深刻的挖掘着人性,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情怀。回顾李安的电影作品,死亡越来越成为成为李安电影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其中蕴含的美学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出发,以悲剧审美理论研究为逻辑脉络,深入李安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四部悲剧电影《冰风暴》、《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分析每部电影的人物塑造,情节要素及悖论要素,探讨蕴藏在四部电影之中共同的悲剧审美效果,完成对悲剧审美及李安电影的把握与理解。文章首先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李安作品的文章,主要包括对李安本人的分析与解读,以及对李安电影作品的整体性研究或者个别研究,对笔者的研究方向及背景掌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悲剧审美的本质与特征,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遭到伤害或者牺牲时,便产生悲剧;与之对应的悲剧审美的特征则是悲剧人物、悲剧情节、悲剧悖论以及悲剧审美效果。这是文章的隐形要素及逻辑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悲剧审美的四个基本特征,具体分析李安的四部悲剧电影中不同的悲剧人物要素,情节要素与悖论要素——《冰风暴》表现出美国中产阶级的无个性,呈现“破碎与解构”的悲剧,《卧虎藏龙》突出颠覆父权的女性角色,上演“哀而不伤”的悲剧,《断背山》关注反秩序的同性恋群体,以“打破道德”的姿态诉说悲剧,《色·戒》以小见大,从时代浪潮中的小人物的表演中探讨“虚空与隔离”。在欣赏四部悲剧电影时,产生的怜悯与恐惧等心理状态是悲剧特有的“净化”的审美效果;由此深入到李安悲剧电影内在的哲学意义,掩藏在悲剧电影中的欲望触发,探讨欲望、性别生发的悲剧之“性”,揭示悲剧的本质,即人的自由本质的毁灭,从深刻与复杂的人性,通向最本质的人,讨论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其他文献
近日,太原市消费者协会启动寻找2019年度太原市"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活动。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消费维权事业的积极性,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发掘维权典型,弘扬维权精神,推
阐述了EPC服务对设计过程的特殊要求,介绍了为适应此服务应采取的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通过论述EPC管理中设计院和工程公司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提出了其更好配合的方法和途径。
介绍了主-辅泵自启动与液位联锁系统在硫酸装置中的应用.
应用工程监理的思路和方法,对该装置的仪表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开工试车的一次成功,深获得法国专家的好评。
中国人与美洲的发现胡乃正(译)众所周知,美洲是哥伦布1942年发现的。然而,许多迹象表明,远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之前,就有许多人从欧洲或东方来到这个大陆。这些人是谁呢?答案之一是中国
期刊
介绍上海焦化总厂20万t/a甲醇装置自动控制概貌及应用TDC3000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的工作概况。
回忆于右任生平轶事片断卜兆祥于右任,又名伯循,号髯翁。国民党元老,书法、诗词家。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两次国共合作,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救国主张,真诚的爱国者。一、上海滩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在城市社区治理需满足人们美好社区生活需要的新时代,社会力量的参
苏轼是同时代文人中创作咏物词最多的一人。他冲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第一个在咏物词中抒写政治、身世和性格,开拓了词的意境.为后世提供了咏物词的创作经验。